目标法在长期投资成本法改为权益时的应用
录入时间:2006-01-17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在追溯调整法下,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分为权益法与成本法两种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鉴于调整分录的编制往往难以理解,此介绍一下目标法在编制调整分录中的应用。
一、目标法的总体思路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实质就是将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账户数结转到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账户数(假定没有发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也就是说,“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账户数”是转换的目标数,而“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账户数”是转换的基数。提出的目标法就是先得出转换前的基数,再找出所要转换的目标数,最后算出二者的差额,即追溯调整的累积影响数。计算出追溯调整的累积影响数是实现转换的关键。
二、举例说明
甲公司于2002年1月8日以520000元购入乙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票的10%,另支付相关费用2000元,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可获得现金股利40000元。2002年7月8日甲公司再以1800000元购入乙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票的25%,另支付相关费用9000元,至此甲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5%,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2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500000元,分派的现金股利为400000元。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00元,其中1~6月实现净利润300000元。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平均摊销,并且不考虑追溯调整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本年利润、所得税计算和利润分配的影响。
1.对于投资后至方法转换日发生的有关业务用成本法核算,得出转换前的基数。
(1)2002年1月8日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520000+2000=522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22000元;贷:银行存款522000元。
(2)2002年5月10日确认现金股利40000元(400000×10%)。收到的现金股利来自乙公司2001年度实现的利润,而甲公司是2002年1月8日才持有该公司股票,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只能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40000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元。
2.对于投资后至方法转换日发生的有关业务有权益法核算,得出所要转换的目标数。
(1)2002年1月8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522000元,而享有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4500000×10%=450000(元),由此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522000-450000=72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45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72000元;贷:银行存款522000。
(2)2002年5月10日确认现金股利40000元。如前所述,对于收到的现金股利,甲公司只能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40000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40000元。
(3)2002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00元,其中1~6月实现净利润300000元。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300000元(300000×10%),同时应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30000元;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30000元。
(4)甲公司在2002年上半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为3600元(72000÷10÷2),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3600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600元。
3.采用追溯调整法找出累积影响数
2002年上半年甲公司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3600元,确认投资收益30000元,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为26400元(30000-3600)。
由于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是以一项损失(3600元)的形式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而在此前甲公司已确认了投资收益30000元,最后又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使得本年利润净增加26400元,因此倘若不考虑追溯调整对所得税和利润分配的影响,净增加的本年利润26400元最终会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即“26400元”为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
4.完成从成本法下基数到权益法下目标数的结转,编制追溯调整分录。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累积影响数实际最终会影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使其增加26400元,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所得结果与单独用权益法核算所得结果是一致的。用权益法核算会使得“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增加26400元,用成本法核算则不会产生以上结果。因此在编制调整分录时,应该将这一部分影响(即累积影响数,等于目标数和基数的差)反映出来。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调整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41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3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8400元;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82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6400元。
应当指出的是,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得出基数和目标数所编制的调整分录,只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追溯调整法的应用,在实务中并不需要真正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