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附退回条件商品销售的纳税调整

录入时间:2005-03-01

        【中华财税信息网北京03/01/2005信息】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是指购 买方依照有关协议有权退货的销售方式。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企业不能合理地确 定退货的可能性,则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并未转移给购买方,应在售出 商品的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如果企业能够按照以往的经验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 估计,应在发出商品时,将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 部分不确认收入。退货期满时,应根据估计与实际退货金额的差异,冲减或增加退回 当期的收入,但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退货,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   而相关税法规定,无论附有销售退回条件售出的商品是否退回,均在商品发出时 全额确认收入;商品退回时,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 事项的退货行为,发生于报告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前的,应作为会计报告年度的纳 税调整;发生于报告年度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的,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可见, 税法对附有销售退回条件商品销售的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举例分析如下:   例1: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按季度 实际数预缴。M公司于2004年8月1日将一批商品销售给N公司,销售价格为 200000元(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为160000元。根据双方签订的 协议N公司有权退货,按以往的经验退货的可能性为10%。商品已发出,增值税专 用发票已开具,不考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0月1日退货期满,N公司退货 20000元。   8月1日,M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2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4000     发出商品            16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0   而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M公司应确认收入200000元,与会计处理的差异 为:200000-180000=20000(元),即应调增收入20000元, 调增“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17%=3400(元), 应调增2004年第三季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0-16000=4000(元)。   10月1日,M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商品            16000    贷:发出商品                 16000   而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M公司应对退回的商品冲减收入,即应调减收入 20000元,同时相应调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 17%=3400(元),调减2004年第四季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0- 16000=4000(元)。   例2:假设例1中,10月1日,N公司退货4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8月1日,M公司会计与税务处理同例1。   10月1日,M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贷:应收账款                 23400   借:库存商品            32000    贷:发出商品                 16000      主营业务成本               16000   而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M公司应对退回的40000元商品冲减收入,与会计 处理的差异为:-40000-(-20000)=-20000(元),即应调减 收入20000元,同时相应调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 0×17%=3400(元),调减2004年第四季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0- 16000=4000(元)。   从全年来看,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对应缴增值税的影响,例1与例2均 为3400-3400=0;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例1与例2均为4000- 4000=0。与例1、例2相类似,可以验证在实际退货金额小于根据以往经验估 计的退货金额及销售时不能估计退货可能性的情况下,当年退货期满时,对全年应缴 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均为0。可见,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当年退 货期满时,销售时产生的会计、税务差异不是永久性的,随购货期满,这一销售方式 对应缴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会完全抵消。退货行为发生于报告年度申报纳税 汇算清缴前时,因按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收入、税法上应作为会计报 告年度的纳税调整,故税务处理同当年退货期满的税务处理。   下面分析退货期满时间与货物销售时间不在同一年度的情况。   例3: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按季度 实际数预缴,所得税税率为33%。M公司于2003年12月1日将一批商品销售 给N公司,销售价格为900000元(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为 810000万元。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N公司有权退货,M公司销售时不能估计退 货的可能性。商品已发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开具,不考虑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假 定M公司对此项应收账款未计提减值准备。M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4 年2月15日完成了2003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2003年度的财务报告于 2004年4月22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预计可以转回。2004年3月1日退货期满,N公司退货120000元。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M公司2003年12月1日不确认收入,会计处理 为:   借:发出商品           810000    贷:库存商品                810000   而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M公司应确认收入900000元,同时应调增“应交 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0000×17%=153000(元),应 调增200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900000-810000=90000(元)。   2004年3月1日,M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912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26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2000     库存商品            108000    贷:发出商品                810000   而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M公司应对退回的120000元商品作销售退回处理, 并且按会计准则确认的780000元收入不予确认,合计应调减收入120000 +780000=900000(元),同时相应调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项税额)”900000×17%=153000(元),相应调减2004年第一 季度应纳税所得额900000-810000=90000(元)。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2004年3月1日N公司退货,M公司作为资产负债 表日后事项,应按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    贷:应收账款                 140400   同时冲减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8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8000   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税款              39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96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40   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120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06(8040×15%)   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这部分退货应冲减2004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故M公 司应调减200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000元,并同时转回2003年度的递延 税款3960元。   例4:假设例3中4月25日退货期满,N公司退货120000元,其他条件 不变。   2003年12月1日M公司会计处理同例3。   2004年4月25日,M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912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2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2000 库存商品 108000    贷:发出商品 810000   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处理调整收入的期间一致,均调整2004年的收 入。M公司应对退回的120000元商品作销售退回处理,并且按会计准则确认的 780000元收入不予确认,合计应调减收入120000+780000= 900000(元),同时相应调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00000×17%=153000(元),相应调减2004年第二季度应纳税 所得额900000-810000=90000(元)。   如果将2003年~2004年作为一个期间来看,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 售对应缴增值税的影响,例3与例4均为:153000-153000=0,对应 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例3与例4均为:90000-90000=0。   综上所述,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时会计与税务处理产生的差异,对应缴 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不是永久的,退货期满时,会计与税务处理在不考虑货 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对应缴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与销售时的影响正好互相 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退货,发生于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时, 会计与税务处理在年度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上存在差异。  (a20050301)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