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方法

录入时间:2004-10-14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4/2004信息】 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集团 内部经常发生低价内部交易。当内部销售价格低于内部销售成本时就出现了内部销售 亏损。为此,《第27号国际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第 十七条规定“由集团内交易产生的未实现亏损也应抵销”,第十八条规定“在计算资 产账面金额时扣除的,由集团内交易形成的未实现亏损也应抵销“。然而,据了解,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中,都没有关于内部存货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 亏损抵销的相关规定和论述。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抵销内部销售亏损的同时要 将亏损销售资产的价值恢复到内部交易前的水平,这样就虚增了资产的价值,有悖谨 慎会计原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众所周知,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当存货资产发 生减值时,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且,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要进行有关存货跌 价准备的抵销。当对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后,合并会计报表 中反映的该存货的价值,就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价值(合并会 计报表中“存货”数额反映在内部交易前内部销售企业该存货的账面价值V,而“存 货跌价准备“数额反映期末根据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V相比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备数额)。显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内部存货交易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和 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正是完全遵循了谨慎会计原则。本文主要讨论在内部 销售价格(以下用R表示)小于内部销售成本(以下用C表示),产生内部销售亏损 (以下用K表示,K=C-R)的条件下内部存货交易的两种抵销方法。   一、内部存货交易的分析抵销法   所谓内部存货交易分析抵销法(以下简称分析抵销法),就是根据内部存货的实 际流转情况不同,将全部内部存货交易拆分为若干部分后,分别编制抵销分录的抵销 方法。当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时,分析抵销法的六种类型如下   1.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该存货内部销售价格)     存货  K(该存货中的内部销售亏损)     贷:主营业务成本 C(该存货内部销售成本)   内部存货交易只是存货在企业集团内部位置的移动,既不能增加或减少存货的价 值,也不能产生利润或亏损。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结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本期利 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某企业集团只有母、子两个公司,母公司出售产品给子公司,内部销售 价格10000元,其内部销售成本12000元,销售毛利率为-20% [(10000-12000)/10000],内部销售亏损2000元。   如果上述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存货[丨10000×(-20%)丨] 2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00   2.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     贷:主营业务成本 R   对企业集团而言,真正的销售收入是内部购入企业对外销售该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真正的销售成本是内部销售企业该存货的销售成本。所以,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 其一,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内部销售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售价计入产品 销售收入):其二,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 售价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对外销售,其中对外销售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二 处理:其中转为本期期末存货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一处理。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中,部分(6000元)对外销售, 部分(4000元)转为本期期末存货。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存货[丨4000×(-20%)丨] 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800   4.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 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 为   借:存货[丨10000×(-20%)丨]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5.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的 “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低 于内部销售成本的售价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   上述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丨10000×(20%)丨] 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6.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部分对外销售。其中对外销售的部分,按上述类 型五处理;转为本期期末存货的部分,按上述类型四处理。   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中,部分(6000元)在本期对外销 售,部分(4000元)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丨6000×(-20%)丨] 12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1200   借:存货[丨4000×(-20%)丨] 8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800   显然,从理论上而言,当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时,企业集团内任何复 杂的内部存货交易都可以拆分为上述六种类型的一种或多种,从而采用分析抵销法编 制抵销分录。   二、内部存货交易的综合抵销法   编制内部存货交易抵销分录时除了应用上述分析抵销法外,还可以应用内部存货 交易综合抵销法(以下简称综合抵销法)。所谓综合抵销法,就是将全部内部存货交 易综合在一起进行抵销的方法。当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时,综合抵销法包 括以下三步:   1.假设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即期初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 原理同上述类型五,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K(期初内部存货中内部销售亏损额)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2.假设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原理同上述类型二, 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R     贷:主营业务成本R   3.按期末内部存货(即上述期初内部存货和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中,实际未对 外销售的部分)中所包含的内部销售亏损额,对前两步假设进行调整。   借:存货K(期末内部存货中内部销售亏损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K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的条件下,无论企业集团的内 部存货交易如何变化,都可以采用上述综合抵销法编制抵销分录。而且,始终只包括 三步,且每步抵销分录的含义和抵销科目都完全固定,因而非常简便易行。   三、分析抵销法和综合抵销法的应用及其相互验证   下面,在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的条件下,任意举一实例,对同一抵销 对象分别采用分析抵销法和综合抵销法编制抵销分录。   [例2]某企业集团只有母、子两个公司,上期母公司销售产品给子公司,内部 销售价格20000元,内部销售成本22000元,销售毛利率为-10%,该存 货全部转为上期期末存货。本期母公司售给子公司产品,内部销售价格10000元, 内部销售成本13000元,销售毛利率为-30%,本期子公司对外销售该产品 6000元,子公司期末存货计价方法为后进先出法(假设除上述交易外,该企业集 团没有发生任何其他内部交易)。则期末内部存货价值为20000+(10000 -6000)=24000元;期初内部存货中包含的内部销售亏损额 为2000元[丨20000×(-10%)丨]期末内部存货中包含的内部销售亏 损额为3200元[丨20000×(-10%)+(10000-6000)× (-30%)丨]。 1. 按综合抵销法,其抵销分录如下:   (1)假设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20000元 本期全部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2)假设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10000元,本期全部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3)按本期期末内部存货中所包含的内部销售亏损额3200元.对前两步假 设进行调整。   借:存货  3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00   2.按分析抵销法,其抵销分录如下   (1)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20000元,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原理 同上述类型四:   借:存货[丨20000×(-10%)丨]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2)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10000元中,部分(6000元)对外销售,部 分(4000元)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原理同上述类型三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存货[丨4000×(-30%)丨] 1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200   显然,上述两种抵销方法的抵销结果完全相同。   例2中,如果子公司期末存货计价方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则期末内部存货价值为 (20000-6000)+10000=24000元;期初内部存货中包含的内 部销售亏损额为2000元[丨20000×(-10%)丨];期末内部存货中包 含的内部销售亏损为4400元[(20000-6000)×(-10%)+ 10000×(-30%)丨]。读者可以自己验证,分别采用分析抵销法和综合抵 销法编制抵销分录,两种抵销方法的结果仍然完全相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对同一抵销对象既可以采用分析抵销法又可以采用综合抵 销法编制抵销分录。无论存货计价方法如何变动,无论内部销售毛利率(本文仅讨论 内部销售毛利率为负数的情况)如何变动,无论企业内部存货流转的实际情况如何变 动,两种抵销方法的结果完全相同。事实证明,上述内部存货交易的分析抵销法和综 合抵销法完全正确。(Ar20041003913)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