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财务费用的差异分析--案例分析

录入时间:2004-09-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9/30/2004信息】 三、案例分析   (一)资料:北京金瑞君安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2月10日 接受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代理200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企业账面反映 1-12月份会计利润总额1200000元,已按33%的所得税率提取并缴纳企 业所得税396000元。注册税务师通过对该公司全年有关账证资料的审查,发现 以下问题:   1.8月1日,因缺少流动资金,从关联方企业取得借款3000000元,期 限3年,年息12%,8-12月份“财务费用”科目列支关联方借款利息 150000元。该公司注册资本总额5000000元,金融部门的同期同类贷款 利率为7.2%。   2.10月1日,从工商银行取得贷款4000000元,公司将这部分贷款直 接用于投资于甲公司,以获取甲公司25%的股权。本年度财务费用中列支这部分借 款利息720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该公司2000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三)解答:   1.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 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注册资本50%的借款金额=5000000×50%=2500000(元), 公司实际借款金额超过了其注册资本的50%,因此只允许技2500000元借款 计算应扣除利息,但对这部分利息应在不超过金融部门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范围以 内计算扣除。   允许扣除的利息支出=2500000×7.2%×5÷12            =75000(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000-75000=75000(元)   2.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 的借款费用,应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不得作为纳税人的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应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2000元。   200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000+75000+72000               =1347000(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347000×33%=444510(元);   应补缴所得税=444510-396000=48510(元)。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