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分析:“六类”收入确认的差异分析--提供劳务收入的差异分析
录入时间:2004-09-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9/27/2004信息】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差异分析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会计处理
同以往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不一样的是新会计制度对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做出详细
的规定,并根据是否跨年度分别进行规定:
1.不跨年度的劳务收入的确认
按完成合同法,即在完成劳务时按合同、发票金额确认收入。具体确认标准参照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
[例3]甲企业为乙客户提供为期两个星期的加工铸件的工业性劳务,当月完成
并验收交货,收款11700元。参照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可以确认为收入,
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2.跨年度的劳务收入的确认
这种情况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处理:
(1)在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12月31日),劳务的结果可以可靠地估计,
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的标准如下:
①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③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可以认为劳务的结果是可以可靠地估计的。
[例4]甲船厂接受一份2年的造船合同,总金额为200万元。根据合同规定
的工程进度是第一年完成40%,第二年完成其余的60%。第一年发生实际成本
30万元,第二年发生实际成本40万元。第一年年末付100万元,其余100万
元工程结束后付清。
第一年年末企业按计划完成40%的任务,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可以确认收入,根
据完工百分比法,第一年年末应确认的收入是68.38万元(2000×40%÷
1.17)。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000
预收货款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3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62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
贷:相关账户 300000
(2)在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12月31日),劳务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
应分以下两种情况区别处理:
①如果预期的劳务成本可以得到补偿,企业应从稳健性原则出发,仅将已发生并
预期或已经获得补偿的金额确认为劳务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这种处理方
式不产生利润。
接上例4,如果第一年年末企业未完成计划,客户以此为由要求到完成原计划
40%再付款,并出具付款承诺书,而且由于技术原因无法预测完工程度,因此按第
一年发生实际成本30万元确认收入25.64万元(30÷1.17)。企业账务
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6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36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
贷:相关账户 300000
②如果预期的劳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金额确认为劳务收入,
并按已发生的实际劳务成本结转成本。这种处理方式一般会产生亏损。
仍接上例4,假设企业第一年顺利完成任务,但得知客户由于经营不善已经破产,
很可能已无能力付款,企业经过努力收回货款20万元,这时企业可确认收入
17.09万元(20÷1.17)。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9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1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
贷:相关账户 300000
(二)差异分析
与新会计制度相比,税法对劳务的规范比较简单。《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
纳税人下列经营业务的收入可以分期确定,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
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2.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司超过1年的,可以
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由此可知新会计制度和税法对不跨年度的劳务收入的确认是一致的,而对跨年度
的劳务收入的确认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税法不承认谨慎性原则,因为企业之所以
采用谨慎性原则是因为存在经营风险,而这种经营风险与国家无关,国家不可能替企
业来承担这种经营风险,因此税法规范劳务收入确认是没有考虑谨慎性原则的,只要
是企业从事了劳务就必须确认收入。
如上例4中,如果第一年年末企业未完成计划,客户以此为由要求到完成原计划
40%再付款。并出具付款承诺书,这时按税法仍需按原计划40%确认收入,即按
税法确认68.38万元的收入,虽然账务处理仍按上述分录做账,但在填列所得税
纳税申报表时,需调增收入42.74万元(68.38-25.64)。
再如例4中,假设企业第一年顺利完成任务,但得知客户由于经营不善已经破产,
很可能已无能力付款,经过企业的努力收回货款20万元,这时还需要按税法确认
68.38万元的收入,具体会计和税法处理同上。如企业没完成40%,仅完成
30%,那就需要按30%来确认收入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