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谈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识别及其账务处理

录入时间:2004-09-14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4/2004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变更如何进行识别及其会计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 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 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 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 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的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 政策、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只是随着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变化,原有会计政策不能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或者掌握了新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会计 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识别及其账务处理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识别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 行会计核算,各期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应当保持一致,不得任意变更。也就是说, 会计政策的变更不是随意的,只有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才允许变更会计政策。   一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即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会计 制度,或修订了原来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要求变更会计政策;二是变更会计政策 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相关。在上述两种 情况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应按照准则或制度的要求进行相应 的处理。以下两种情形则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第一,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 相比有本质区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如由经营租赁改为融资租赁;第二,对初次 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二)账务处理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一 是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要求改变会计政策的同时,也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 理方法,这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二是国家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则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1.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 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 变更的累计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2.累计影响数,指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因 存收益应有金额与原有金额之间的差额。而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各项目,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配的利润或 股利。   3.累计影响数的确认,累计影响数可以通过5个步骤计算获得。第一步,根据 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 异;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第四步,确定以前各期的税后差异;第五 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   4.未来运用法。在累计影响数不能确定时,采用未来运用法。即对某项交易或 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例:东方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28日购入设备一台,入账价值100 万元,购入后当即投入管理部门使用。该设备自2004年1月1日改铵双倍余额递 减法计提折旧。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历年均按净利润的10%和5%分 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该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按照税法规定该 设备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分析说明如下:该公司折旧方法是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会计政策变 更。   该公司变更前的折旧额为20万元,变更后的折旧额为36万元,其差额扣除所 得税后为10.72万元。应调减2004年初的留存收益10.72万元,其中法 定盈余公积为1.072万元,法定公益金为0.536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9.112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7200     递延税款  52800    贷:累计折旧  160000   同时,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720            --法定公益金  53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080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识别及账务处理   通常,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会计估计变更:    2004年1月1日会计政策累计影响数计算表 单位:万元 年度 按直线法提取折旧额 按双倍余额法提取折旧额 所得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响额 税后差额 2002 10 20 10 3.3 6.7 2003 10 16 6 1.98 4.02 合计 20 36 16 5.28 10.72 一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例如,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原定 为10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6年;二是取得了新的信息, 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例如:企业原根据当时能够获得的信息,对应收账款每年按期末 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情况的变化,断定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比例高达 20%,企业改按20%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运用法。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 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表结果。为 了使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保持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必须计入前后各期一致 的项目。   例:天龙公司199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值为44000 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技 术因素等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使用年限计提折旧,于1998年1月1日将该设备 改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元,所得税率为33%。   天龙公司已提折旧2年,累计折旧为14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30000 元,从1998年1月1日起按新的年限提取折旧(30000-1000)÷(4 -2)=145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14500    贷:累计折旧  14500   在会计实务中,有时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如无法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 计变更,则应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ar20040904712)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