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小金库”的方法
录入时间:2004-08-02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2/2004信息】 单位私设“小金库”,是严重的经济违纪
行为,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大。笔者在长期的审计工作和办理经济案件中,
总结了追查”小金库”的几种方法,运用颇为有效。
一是外围突破法。检查“小金库”,仅从被查单位帐目上难以发现,一定要对有
疑点的收支项目分类排队,采用抽样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
被收费罚款单位以及发生业务较多的单位。还可以采取发函查询的方法,使被查单位
存在的收入不入帐,虚列支出,虚拨款项等问题原形毕露。此外,从被查单位还可以
直接获取其上级主管部门、收费罚款单位、相关业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有关证据。
所以“小金库”这个堡垒最易从外围攻破。
二是突击盘库法。在被查单位无准备情况下,用突击方式盘点其全部金库,并与
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及总帐核对。发现库存现金与帐面余额不符,应当即查
明原因。若库存现金数大于帐面余额,又不能说明正当来源,就是帐外“小金库”。
若库存现金数小于帐面余额,查询去向不明,则可能为贪污或挪用。查询现金库盈亏
的原因时,应分别询问出纳、财务主管、单位一把手等主要知情人。如他们各执一词,
则更证明问题的存在。盘点现金库时,还要注意检查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现全支票、
支票存根及发生时间编号、银行存款折、记事本等。发现疑点进一步追查收付款凭证、
支票手续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合规合法,时间编号是否顺序相联。若在这些环节上也
发现了帐外资金的证据,就更证实其会计记录不可靠,存在“小金库”。
三是帐面查疑法。查帐时要注意两种倾向的帐目。一种是记录混乱,帐证不符,
帐实不符,加总帐有误,记录不完整,收支凭证内容不合法,手续不健全,甚至有涂
改、挖补、伪造的凭证等。帐目混乱,就容易发生帐外”小金库”,乱中舞弊。可运
用核对法,进行帐实核对,明细帐与总帐核对,证实问题的存在。
另一种是记载很规范的帐目,帐面上毫无违纪,甚至连一笔招待费都没有。有的
是笔迹笔划一致的誊抄帐。这类帐可能是假帐,假帐背后就有帐外帐或“小金库”问
题。检查方法同查混乱帐目相同,但重点是发现帐外收支项目,如帐外凭证、帐外物
资等。
帐面查疑还要注意帐面上违反常规的奇异问题,包括奇异的数字金额,奇异的时
间、地点,奇异的收支事项等,例如帐面上有司机工资支出而没有车辆购置费、维修
费、油料费。没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单位出现了生产经营费用、无建筑项目而发生建筑
材料购置等,这些奇异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贪污或“小金库”问题。
四是们行查询法。对被查单位的基本存款帐户,专用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户等,
要让其全部提供出来。结合银行存款帐、银行对帐单,进行查询核对。若发现银行存
款帐与实际存款数额有差异时,应进一步追查原因。实际存款数大于帐面余额又不能
说明正当理由。就可能是“小金库”。发现被查单位故意隐瞒存款帐户,就可能有帐
外资金。此外,查询时,还应特别注意以单位财务人员、法定代表人的名义或以奇异
的代名代号的存款,其收支频繁,数额较大,也可能是公款私存的“小金库”。
五是票据抽查法。单位的收支票据凭证应全部记帐,且存根联、发票联,有的还
有出入库联必须保持一致,并按顺序编号。抽查票据时发现收入不入帐,各联数额下
一致,大头小尾,缺页少号“走跳棋”等问题,就可能是隐瞒收入。“小金库”或虚
报冒领等问题。运用票据抽查法,对有收罚款职能的单位更为有效。只要把其领用的
票据收全,各联与帐面核对,必要时抽样延伸核查,便可发现收罚不入帐、不上缴、
私设小金库截留坐支等问题。 ·
六是处置和出租资产追踪法。单位处置淘汰的办公用具、家具、设备、交通通讯
工具及其他废料、残次品、包装物、副产品、低值易耗品,更新替换下的固定资产处
理残值、出租闲置的固定资产等收入,这些收入往往易被忽视,或因疏于管理,流入
个人腰包,或因单位故意作弊,收入不入帐,充填“小金库”。因此,对这类收入应
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从购进使用追踪到处置、出租,一追到底。发现收入不入帐,
就说明存在“小金库”或贪污问题。
七是产量推算法。有的生产性企业以少报产量,做假帐目的手法,隐瞒收入,偷
漏税收,设立“小金库”。对这类企业检查时,可根据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开工
时间、原材料耗量、电力动力消耗量。管理费用消耗等项指标,比照同类企业和被查
企业不同年度的生产情况,综合推算其产量。正常情况下,这些指标的配比应在一定
的合理范围内。如被查企业帐面反映的产量与实际推算产量差异较大,指标配比异常,
就说明该企业可能存在少报产量隐瞒收入,偷漏税收,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应进
一步查证核实。
八是成本分析法。成本被称作是企业调整利润的“蓄水池”,隐瞒收入的“避风
港”,为谋取本单位利益,截留国家收入,填充“小金库”资金,其手段之一就是多
摊乱挤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就是查企业是否严格按规定核算产品成本,正确计算收
入。分析采购成本时,要注意其在原、辅材料采购中,有无舍近求远、舍优求劣、高
价购劣、多支付运杂费、包装费等问题。分析生产成本,重点是查固定资产折旧的计
提方法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原辅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工资福利费、企业管理
费支出是否合法合理,各期配比是否大体一致。如某项费用某一时期出奇的高,则应
查明原因。分析销售成本,除检查销售费用开支外,还要查销售折扣、折让是否真实
合法,销售退货是否验收入库,并进行帐务处理。必要时进行外调查询,如果发现虚
假折扣、折让、退货不进仓、不入帐等问题,就可能将收入填充了“小金库”或有舞
弊贪污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