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经济案件的查帐技巧
录入时间:2004-08-02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2/2004信息】 一、经济案件查帐的要点
1、查清违纪违法事实。通过查帐,掌握足以说明违纪违法的事实材料。这里包
括查清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违纪违法者运用什么手段进行违纪违法的,并获取有关
证据。
2、查证受害客体的经济损失。任何经济案件总会使某一客体遭受损失。在进行
查帐时,不仅要查清受损失财产的种类、数量,而且要计算确定经济损失的总价值。
3、查证违纪违法者的非法所得。违纪违法者的非法所得数额与受害客体的经济
损失数额往往相差很大,查证违纪违法者的非法所得,必须建立在查清违纪违法事实
的基础上,违纪违法事实查清后,非法所得数额的落实就比较容易。
4、查证赃款、赃物的去向。有非法所得,必定有赃款赃物。查证赃款赃物的去
向,也可以反过来证实非法所得。
二、经济案件查帐中发现问题的技巧
㈠从奇异数字中发现问题。数字奇异与否,由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所决定。认识
奇异数字,必须结合具体经济业务的内容。
1、从数字值的大小变化发现奇异数字。首先要把握经济业务本身量的界限,比
如某企业当月的管理费超过上月的一倍或数倍,就是奇异数字,需要进一步调查,以
便弄清疑点。
2、从数字的正负方向发现奇异数字。首先应把握经济业务本身应该是正数还是
负数,或者既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如资产帐户中的现金,一般来说应该是正
数,如果出现负数(实际记帐中用红字表示),便是奇异数字,需进一步详细查明。
3、从数字的精确度发现奇异数字。会计核算的数字一般比财务计划的数字要精
确。在会计核算中,该精确的不精确,不该精确的而精确到脱离实际的程度,均是奇
异数字,需要问一个为什么,并进一步查个明白。
㈡从奇异的购销单位与往来单位发现问题。
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广泛的,其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但从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
内容分析,其关系又是相对固定或明确的。如支付水费,其收款单位不是自来水公司
而是其他单位,就值得怀疑。
1、从业务范围发现奇异购销单位。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有一定的业务范围。
如发现有的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与出具凭证单位的业务范围明显不符,则应视为奇异
单位,将其作为疑点,进一步查证。
2、从购销单位与货款结算单位的矛盾发现奇异购销单位。在正常的经济往来中,
购货单位是付款单位,供货单位是收款单位。如果发现购货单位是A,而付款单位是
B;或者供货单位是C,而收款单位是D,都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3、从往来结算的期限长短发现奇异往来单位。一般正常的往来单位,其经济业
务发生都有一定的频率,其业务往来金额也有一定的幅度。如果发现有的往来单位名
称陌生,长期不发生业务往来,挂帐数额又较大,就应视为奇异往来单位,需进一步
查明是否虚列帐户,是否呆帐。
㈢从帐户之间奇异对应关系发现问题。
所谓帐户之间的奇异对应关系,就是指记帐凭证上的会计分录没有正确地反映经济业
务内容,没有客观地表现资金变化的真实情况。
1、从资金运动的来路和去向发现奇异帐户对应关系。资金运动总是有来龙去脉
的,如在资金来源和去向中发现不对应关系,应特别注意。
2、从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的转帐中发现奇异帐户对应关系。近几年,
发现许多单位弄虚作假、违犯财经纪律,其主要手法就是通过应收款、应付款帐户做
手脚。因此,在查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审查那些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帐
户。
㈣从奇异时间中发现问题。
1、从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上发现奇异时间。如果会计凭证上没有反映经济
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或所反映的特定时间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有明显矛盾,都应视为
奇异时间。
2、从时间长短中发现奇异时间。在商品物质采购中,会出现在途商品、在途物
资,根据供货单位的远近和运输工具,可以测算出正常的在途时间。如果发现在途时
间大大超过了正常时间,就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㈤从奇异的地点发现问题。
1、从距离的远近发现奇异地点。在工商企业的采购业务中,同一商品、物资可
以从多渠道、多地点采购。在价格、质量等相同的情况下,一般应就近采购。如舍近
求远,又无质量等特殊原因,应作为奇异地点。
2、从物资运动流向发现奇异地点。物资运动流向决定了购销业务所涉及的地点
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无关或者与经济业务的内容矛盾,就应视
为奇异地点。
㈥从有关人员的奇异变化中发现问题。
1、从经济收入状况认识有关人员的奇异变化。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的经
济收入和对经济生活的安排。如一个人的经济收入大大超过其收入,应视为奇异变化。
2、从生活方式的突变认识有关人员的奇异变化。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生活
方式,其变化一般是渐变的过程,而且生活方式与经济来源的大小也有一定关系。从
生活方式的突变认识有关人员的奇异变化,实质上也是分析经济收支的矛盾。
㈦从“帐外帐”的来源及其存在形式发现问题。
1、以领代报,以借代报形式的帐外资金。这种情况多见于各种基金的使用。如
有的单位以工会领用利润留成的方式,将大量现金另外立折存储;有的将各种基金由
劳动服务公司以某种用项为由领出,或者把用后剩余变为帐外资金,或者干脆巧立名
目制造帐外资金等等。这类问题在财务上处理的特点是以领据、借据作为报销凭证,
借记在各种基金、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帐户。
2、用各种方式让利于附属单位而形成帐外资金。这样作弊的目的,是将截留的
收入变成单位的利润形式,用于不正当的开支。这类弊端留给会计帐目的踪迹是:发
票所列价格异常,或工厂销售价格低于规定价格,或附属单位售出价格高于规定价格
以及对附属单位有开支无收入,所得手续费、劳务费异常。
3、向非独立核算单位拨款,作减少基金处理,形成帐外资金。有些单位利用自
己行使拨款职能的方便,向非直属或非独立核算单位拨款,形成帐外资金。这种错误
在于混淆了基金缴拨与提存使用的界限。
4、直接截留国家收入于帐外。以各种名义截留的国家收入往往都放在附属单位,
一般有帐可稽。因其必须出具合法单据给对方,要使用本单位收据、发票等单据,可
以考查空白单据的领用记录、序号排列以及有关合同、协议等,不难发现其蛛丝马迹。
总之,帐外资金大都是有帐的,不过是单位帐簿之外另设的帐。有的在附属单位,
有的是本单位大帐之外的小帐。应根据上述特点和踪迹,发现线索,随时要求提供会
计资料,帐外资金就不难发现了。
三、经济案件主要作案手法的查帐技巧
经济案件的作案手法,是指违纪违法者运用财务上的处理技巧或利用管理上的漏
洞,采取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变公共财物为私人占有,或者伪造财务报表,虚假地
反映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以达到多分奖金、多留利润、少交税利等目的的种种手段。
经济案件的作案手法不同,其查帐技巧也不同。
1、收入不入帐、多收少记或少付多记的查帐技巧。
通常发生于财会制度不健全的单位,特别是开票与收款同属于一人最易出现此种
现象。其查帐技巧是,应将所有已使用过的发票和收据的存根联都收集起来,检查号
码是否连续,有无缺号、缺页以及作废的发票和收据的正联和入帐联是否粘在存根联
上,然后对发票和收据存根联的合计数同入帐数进行核对,看是否符合,即可查出问
题。如果发现有涂改采用“过桥”式填写发票或收据时,可使用核对验证法进行查对
核实。对于发票和收据不编号、截留不入帐的情况,通常需与其他检查手段配合起来
才行。
2、虚报冒领费用开支的查帐技巧。
从外来原始凭证来看,主要舞弊手段是伪造、盗用、涂改或重报购货发票和费用
单据。伪造单据常见于利用白条发票或收据。遇此情况,应严格审查有无经手人、验
收人和主管领导人的批准。盗用单据报销常见于盗用其他单位的发票或已废弃不用的
单据。此种情况只需与对方单位通过核对验证即可查清问题。重报单据往往发生在供
货单位不根据发票收款,而在收款时另出具收据。如果发现有用收据单独支付货款的,
就应查明不使用发票付款的原因以及有无利用发票重复报销的情况。
从自制凭证来看,主要舞弊手段有:虚报冒领职工旅差费、临时工工资以及长期
支取已死亡职工的退休金等。对此应审查领款出具的单据是否系本人亲自签收,如有
疑问,还应向有关人员或部门进行查询核实。
3、监守自盗的查帐技巧。
监守自盗大多数出现在仓库管理混乱、制度不严的单位。但是在制度严格的单位,
也有在自制凭证上采取舞弊手段来掩盖盗窃活动的。其主要手段是采取虚填或涂改领
发料单,开具假出门证或者一张单据重复使用等方式。对此种舞弊行为,只需核实领
发料单和出门证便可查清问题。
4、盗用支票的查帐技巧。
盗用支票只有在财会人员既管出纳又管分类帐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其主要手段
是私自开具现金支票支取现金后不入帐,然后利用银行结算款不入帐来冲平此项盗用
款项。其查帐技巧,可审阅现金支票是否有缺号不入帐的情况,同时还可通过该单位
的银行存款帐户同银行对帐单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清问题。
5、私吃回扣或吃利息的查帐技巧。
“私吃回扣”一般发生在采购人员在采购商品时,给予优惠折扣,而私自截留其
差额;“吃利息”一般发生在银行业务人员,少给客户利息,而侵吞其差额。这两种
情况的查帐技巧,主要与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查询核对。对于“私吃回扣”,还须查
对有关购货帐目和对方单位有关开支帐目,才能彻底搞清楚。
6、利用帐目混乱浑水摸鱼的查帐技巧。
利用帐目混乱浑水摸鱼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会计制度不健全和机构不健全,财务
工作无人负责的单位。其查帐技巧首先要清理帐目,通过证证、帐证、帐帐和帐表的
相互核对,清理所有帐目,然后采取内查外调来搞清是属于会计业务处理上的问题,
还是属于违纪违法舞弊的问题。
7、虚设帐户从中侵吞公款的查帐技巧。
虚设帐户从中侵吞公款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应收、应付货款等往来结算帐户上。
如事先将一笔赊销的货款业务记入一个虚设的应收销货款帐户上,而不以客户真实名
称开立帐户,该货款收到后,即将该笔货款侵吞入私囊,然后再采用坏帐方法注销该
帐户。其查帐技巧是,一方面清查应收销货款帐户上处理坏帐损失的手续是否完备真
实;另一方面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追查,弄清情况。
8、张冠李戴,从中贪污的查帐技巧。
采用张冠李戴手段进行贪污,一般是收到客户支付货款的现金后直接借记现金、
银行存款以外的一些帐户中,最常见的是记入费用帐户,然后伺机贪污。这种情况的
查帐技巧是,根据记帐凭证来检查费用帐户。
9、利用差帐、漏帐,截留中饱私囊的查账技巧。
在往来结算中发生漏帐、错帐或者原始凭证的计算上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因长期
无人过问,一直挂在帐上,财会人员便可能乘机截留中饱私囊。一般采用的手法是:
将收到的其他现金款项不如实入帐,而直接冲销该帐户;或者将该帐户转入其他应收
款帐目上所虚拟的暂付款帐目后,再开具现金支票现金,落入私囊,并用以冲平该项
虚拟的暂付款帐户。其查帐技巧是,前者可通过现金收入凭证与各该帐户进行核对验
证;后者可通过仔细审查其他应收款帐目上的暂付帐户,即能查清。
10、“飞过海”手法的查帐技巧。
“飞过海”情况,常发生在代人非法套购计划或紧缺物质中获取暴利。这类非法
套购的业务活动,有的根本不在帐目上反映;有的通过转帐结算,只在材料账户上作
一收一付处理或者直接作为应收、应付或暂收、暂付款不入账,不作购销处理。其查
账技巧是:一般都要采用内查外调或者采用函询方式与有关单位的往来帐目进行全面
核对验证,才能发现问题。在进行此类查账时,还应同时注意审查其中是否有同贪污、
盗窃、贿赂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情况。
11、变造、伪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查账技巧。
所谓变造,是指涂改、拼接、挖补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行为。其查账技巧,首
先可从审查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入手。如果发现装订成册的证、帐、表有残缺破损,
断号少页等情况,就应追查是否属于故意毁损所造成的。同时,通过逐页仔细审阅会
计凭证、会计帐簿,有时也可直接发现涂改、拼接、挖补证帐的情况。
对于伪造账目的审阅还应仔细注意账面上记载的字迹粗细和墨色是否前后一致,
因为伪造证帐往往是通过誊抄的办法来实现的,不会像逐日记录那样字迹有粗有细,
墨色深淡不一。遇此情况,还可采用其他审查手段配合进行。同时,可有目的地进行
证账内容上的审查,使用核对验证法进行内查外调,查清变造、伪造或已被故意毁页
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12、虚列成本偷漏税款的查账技巧。
虚列成本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有意识地多报、多计原材料、燃料的
耗用,故意压低产品的数量与金额;利用改变产品的销售成本计算方法增大生产成本
金额等。其查账技巧是,要认真审核原材料、燃料耗用数量是否真实,计价是否符合
规定,产品实际盘点是否正确,成本计算是否符合规定,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方法前后
是否一致。
13、乱摊乱挤成本费用开支的查账技巧。
乱摊乱挤成本费用开支,一般表现为将不属于成本开支的费用,如应在基本建设
资金、各种专项基金或专项经费中开支的费用,应在企业留用利润中开支的奖金、各
种赔偿、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以及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费用等,列入单
位生产费用开支。此类情况通常与偷漏税金行为相联系。查账技巧是,应根据有关成
本核算管理的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审核生产费用明细帐。
14、隐瞒收入、搞小金库的查账技巧。
隐瞒收入、搞小金库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企业将处理废旧物资等其他收入、营业外
收入或代人套购物资,从中牟利所得款项,隐瞒不入账,留作本企业或小单位的小金
库,甚至也有截留其他经营利润收入的。查帐技巧是,根据相关账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查明隐瞒收入的来龙去脉,以求水落石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