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企会计常见问题 > 正文

外企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举例

录入时间:2006-04-11

【中华财税网2006/4/11信息】  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不包括地方所得税)的40%税款。则应退税额为:  
  退税额=再投资额÷(1-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地方所得税税率之和)×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退税率=3542400÷[1-(30%×50%+3%)]×15%×40%=3542400÷82%×15%×40%=259200元
  企业在收到退回的税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259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9200
  [例3]某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甲、乙两个分支机构。甲机构设在经济特区,按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税率仍为3%。乙机构设在其他地区,税率为33%。1993年甲机构发生亏损400000元,乙机构盈利700000元;1994年甲机构盈利600000元,乙机构盈利750000元。该外商投资企业选定乙机构合并申报缴纳所得税。
  按照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各分支机构有盈有亏的,盈亏扣低后仍有利润的,应当按有盈利的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则1992年企业应纳税额为: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700000-400000
                   =300000元
  应纳税额=300000×33%
            =99000元
  则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        99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000
  按规定,发生亏损的机构应当以该机构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其亏损,弥补亏损后仍有利润的,再按该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弥补亏损的部分应当按为该机构抵亏的机构的税率纳税,则1994年应纳税额为:
  甲机构应纳税额:
  弥补亏损部分利润应纳税额=400000×33%=132000元
  弥补亏损后余额应纳税额=(600000-400000)×18%=36O00元
  甲机构应纳税额=132000+36000=168000元
  乙机构应纳税额为:
  乙机构应纳税额=750000×33%=247500元
  全公司应纳税额为:
  全公司应纳税额=甲机构应纳税额+乙机构应纳税额
                  =168000+247500
                  =415500元
  则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        415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15500
  [例4]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满,于1994年8月宣布解散。根据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外方合营者将清算核实后的账面资本净额转让给中方投资者。在清算日企业总资产为15000000元,负债为9000000元,投入股本5000000元,资本公积400000元,盈余公积金400000元,未分配利润200000元。在清算过程中,企业发生盘盈新固定资产一台,价值为60000元;材料评估增值30000元,产成品评估增值120000元,发生有关清算费用24000元;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一笔价值为46000元。
  企业在清算过程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清算收益,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60000
        贷:清算损益     60000
  对材料、产成品评估增值,也作为清算收益,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       30000
        产成品      120000
       贷:清算损益     150000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