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费支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3-11-27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7/2003信息】 一、广告费支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
择
由于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两者就广告费用确认、扣除标准等不完全相同,使得广
告费用包括在应税所得中的期间和包括在会计收益中的期间不一致,从而使同一个期
间内的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存在时间性差异。
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广告费支出当期按比例税前扣除,超过金额可以向以后年度
结转。可见,广告费支出所得税处理是一个跨期分摊问题,不适用应付税款法核算。
广告费用也可归属于暂时性差异中的时间性差异,目前国际上针对暂时性差异适用的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递延税款法、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法的
缺点是在税法或税率变动之后,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的递延所得税可能不表示所得税的
实际结果,即列入资产负债表的递延所得税金额不具有应收应付的性质,也不符合资
产和负债的定义。损益表债务法反映的差异范围狭小,无法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
1996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已经禁止使用递延法,并且要求企业采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损益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优点在于:(1)按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2)资产负
债表债务法设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弥补了损益表
债务法中“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税款贷款”由于相互抵销明细不清、查账难的问
题、有利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3)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未使用纳税亏损”明
细科目,并设置备查账,可以解决企业亏损期间、时间性差异无法在递延项下反映,
以至形成呆账问题。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举例
[例]某公司广告费执行税产扣除比例为2%的政策,2001年至2004年销售收入、
实际支出的广告费、税前允许扣除的广告费、产生(转回)的暂时性差异税基和累计应
税暂时性差异的调整数见下表:
广告费支出时间性差异计算备查台账 单价;元
销售(营 实际支出 税前允许扣 产生(转回) 累计应税
年度 的暂时性差
业)收入 的广告费 除的广告费 暂时性差异
异税基
2001年末 500000 30000 10000 20000 20000
2002年末 1000000 30000 20000 10000 30000
2003年末 10000000 190000 200000 -10000 20000
2004年末 3000000 30000 60000 -20000 0
再假设企业从2001年至2004年会计收益分别100000元、-50000元、200000元、
200000元,2001和2002年所得税率为40%,2003年为30%,2004年仍为30%。此企业
只有一项暂时性差异即广告费差异。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2001年末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为8000元(20000×40%),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 4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递延所得税 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8000
2002年末,税前会计利润为-50000元,企业当期亏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
响为4000元(10000×40%)。此年末不需要作会计分录,但要在“递延所得税资产--
未使用纳税亏损”备查账簿中记录4000元。
2003年末首先计算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为-3000元(-10000×30%),会计
处理为:
借:所得税 60000
贷:应交税金 57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递延所得税 3000
其次,核算税率变化产生的调整事项:
(1)2003年对200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调整为2000元(20000×40%-20000×30%
)
借:所得税 2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递延所得税 2000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递延所得”科目余额为6000元。
(2)2003年对2002年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调整为1000元(4000-3000),由于此项
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未使用纳税亏损”科目余额调整为3000元。假设本期转销
2002年度产生的时间性差异3000元,由于2002年度时间性差异并未实质上影响纳税,
只做“递延所得税资产--未使用纳税亏损“科目的辅助记录。因此,本期将“递延所
得税资产--未使用纳税亏损”科目转销3000元,此科目期末余额为0。
2003年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 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0000
2004年末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为-6000元(-20000×30%),递延所得税资
产转销6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 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4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递延所得税 6000
案例分析说明:2002年企业亏损,广告费支出产生时间性差异10000元并没有实
质影响纳税,因此2003年转销2002年的时间性差异10000元也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
额。由于资产负债表法设有“递延所得税资产--未使用纳税亏损”科目及备查账辅助
核算,将每年的时间性差异的金额清晰地列示出来,解决了亏损年度企业核算中无法
记录、不能揭示时间性差异的问题。使用该方法不论是本期的还是累计的,只要没有
进行会计处理均予以正确揭示,避免了时间一长、特别是会计人员变动频繁、广告费
支出纳税差异调整事项可能就无从查账的问题。利于前后任会计工作的衔接,使得后
任会计易于正确进行的会计处理和企业纳税申报表的填报工作。
(Au 2003 011 047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