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起源及开展——纳税筹划在我国的开展
录入时间:2003-11-05
【中华财税网北京11/05/2003信息】 二、纳税筹划在我国的开展
建国后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作为规范的分配手段的税收分配,在行政命令
整齐划一的计划分配体制下,就显得不合时宜,被当作“烦琐哲学”遭到抛弃,更不
用谈所谓的纳税筹划了。改革开放初期,税务筹划还鲜为人知,只是近几年才逐渐为
人们所认识、了解和实践。我最早接触的有关纳税筹划的著作是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的
一本叫《纳税的技巧——合理的避税方法》的书,在地摊买的,书摊主卖书时还眼露
神秘,好像在卖禁书,这也反映出人们当时对避税还比较敏感和忌讳。1994年出版的
唐腾翔教授编著的《纳税筹划》一书是对纳税筹划进行深入研究的专业性著作。但在
90年代前几年,新闻、出版单位对于避税方面的文章、著作,由于担心其负面影响(如
减少政府收入等),出得相当少。直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尤其是在我国设立的众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普遍实施纳税筹划,
大胆巧妙地利用中国税法的缺陷取得财务利益,给中国纳税人和税务征收机关很大
启发和震动,人们才开始对避税逐渐有了真正的认识。纳税筹划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
起来,人民大学的张中秀等人在这一个时期编撰的著作比较多。
1994年建立起比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制度,税法更加规范,专业性也在增
强。税务代理制度也于1994年在我国建立并在全国试行。1999年11月,人事部考试中
心和国家税务局职业资格管理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00年度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格
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00年6月举行第二次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
这些举措从制度上和人才上为税务代理及纳税筹划的展开打下了基础。事实上对于在
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由纳税人本身或委托代理人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
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的纳税筹划这一行为,广大企业家和
财务会计人员学习了解并进而实施的欲望非常强烈。有人担心鼓励、发展纳税筹划容
易助长纳税人逃避税收的歪风,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这种顾虑是建立在曲解税务筹
划基础上的,有点过虑。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税收制
度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税收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人们肯定
会对纳税筹划有一个更全面而理性的认识。对于民间税务筹划的开展,官方也经过了
一个从反感、抵制到默认的过程。据《财经时报》的消息,2001年1月在中国税务报社
举办了一个关于“纳税筹划”的研讨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业界人士就纳税筹划
进行了专题研讨。值得注意的是,纳税筹划已经得到了中国税务高层管理部门的默认。
国家税务总局反避税处处长参加了研讨会并坦言,目前许多企业对许多税收优惠政
策并不清楚,只想通过其他渠道来达到少缴纳税款的目的。从事纳税筹划的机构应该
帮助企业理解和运用这些优惠政策,这方面的“筹划”空间是很大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纳税筹划作为合法地为纳税人省税的业务,作为中国法制完善
的助推器,是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开展的潜力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