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对如何搞好企业纳税筹划的再认识

录入时间:2003-10-1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0/2003信息】 摘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始终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既定目标,纳税筹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围绕纳税筹划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论述如何合理运用会计政策,及税收优惠 政策,搞好企业的纳税筹划以及搞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政策 纳税筹划 合理运用 税收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但无论什么样的企业,从其本身利益出发,总 是希望能少缴税,而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必定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所以,对企业 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纳税节约的纳税筹划活动 势在必行,这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行为。通过对纳税筹划理论的系统学习后,下面本 文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纳税筹划谈点个人看法。   一、纳税筹划对任何企业都是必要及可行的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尽量节约成本、扩大收益,税金也是企业的一项成本,通过 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少缴点税,实际上也就是增加了企业的收益。随着中国加入 WT0,中外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外资企业可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避税和税 负转嫁,国内企业要想在同一起跑线上取得比外资企业更好的效益,就要加强包括纳 税筹划在内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增加企业收益,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每个 企业都可以通过对税收法规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选择使用 对企业更有利的税法条款。各地税务代理机构的成立,也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方 便。   二、应充分利用会计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搞好企业纳税筹划   (一)充分利用会计政策   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的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 分价值。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计提的折旧越多,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企业的收益 也就会越大。会计上可用的折旧方法很多,加速折旧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税计提 折旧法,虽然国家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都规定了一个期限,但我们可选择最低 折旧年限来增加每年提取的折旧额,以达到延期纳税或少缴税的目的。前期多提折旧, 还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尽早收回,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又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 值,这样做也就相当于依法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同样,无形资产摊销额越大 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对没有明确规定摊销年限的资产应尽量选择较短的摊销年限。   2.八项减值准备的筹划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提取的减值准备有八项,不得刻意多提或少提。 目前,税法对各项准备允许扣除的数额并无具体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及 时、灵活地计提各项减值准备从而增加计税时的可扣除金额。   3.增值税的筹划   增值税包括进项税和销项税,所以增值税的筹划就包括进项税的筹划和销项税的 筹划。   先谈谈进项税的筹划。企业当期的应纳增值税额是当期销项税额大于当期进项税 额的差额。因此,在销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进项税额的大小及进账时间直接影响当 期的应纳税额,这就要求企业在支付购货款时应及时或提前取得进项税发票,使当期 进项税额能够足额计算。经常发生运输费用的企业,必须取得国营铁路、民用航空、 公路和水上运输单位开具的货运发票或从事货运的非国有运输单位开具的套印全国统 一发票监制章的货运发票,才能按实际发生的运费依据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因此,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应尽量与国有的运输部门发生业务以取得正规的运输发票来 进行抵扣,增大进项税额以减少应纳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筹划:一是办理代垫运费的销货企业,必须认真 负责地按规定办理产品托运手续,以满足代垫运费的核算条件,即承运部门的运费发 票必须是开具给购货方并要销货方转交给购货方的,以免从购货方取得的运费收入作 为价外费用并入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加企业的税负;二是对有自营进出 口权的企业,应努力扩大出口产品的销售额,因为该部分销售额执行零税率,并且尽 可能地采用“免、抵、退”方式,这样随增值税附征的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等地方税可 以节省下来,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   4.工资、奖金的筹划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每位职工的月工资奖金在800元以内(含800元)的部分在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所以企业的工资奖金应在各个月份均匀发放,这样就能少 缴一部分个人所得税。   5.成本费用的筹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明确规定了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企业一定要弄清楚税法允许扣除的费用与财务上允许列支的费用的关系,使成本费 用能够充分、有效地列支。例如,很多税前扣除项目如各种财产损失须报经税务机关 审核后方可扣除,未经批准不得扣除,所以,企业年末要检查有关扣除项目是否履行 了报批手续,以确保费用有效列支,增加企业税后收益。   6.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筹划   税法允许存货的发出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计价法又分加权平均、 移动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和个别计价等多种方法。通常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 况下,应选择后进先出法计价,以降低期末存货成本而提高本期销售成本,从而降低 应纳税所得额,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反之,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选择先 进先出法计价以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则宜采用加权 平均或移动平均法,以避免企业各期应纳所得税额上下波动,增加企业统筹安排使用 资金的难度。   此外,企业对坏账损失的处理及研发成本、借款费用、递延税款、合同收入等的 确认方面都存在不同的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可供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选用。   (二)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1.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   按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包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发生的各项费 用)可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技术开发费若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还可 额外抵扣该部分费用的50%。因此,企业只要合理使用技术开发费,使之呈波浪式增 长,即每隔一年技术开发费就比上年增长10%以上,就增加了扣除额,缩小了税基,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内的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 艺的关键设备可一次性摊销进成本,这一点应引起企业注意。   2.区域性的税收优惠   在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设立子公司,使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但是如果该子 公司设在国外,一定要设在与我国已签订互不重复征税的国家或地区。   在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征收中,国家规定了一些特殊区域及其所属的房屋可以 免税,如医院、学校、幼儿园、存放危险品的区域等,如果可能,企业应尽量使用这 些优惠条件,以扩大免税范围。   3.具体项目的税收优惠   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选择的投资项目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并且在实 施过程中尽可能地购买国产设备,因为这部分投资额的40%可以抵免企业应交所得税。   税法规定,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固定资产需 要更新时,应采用大修理的方式逐步进行,只有这样,购入的用料及修理费发生的进 项税才可以合法地抵扣销项税。   总之,纳税筹划工作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企业家们必须给予重视,通过合理、 合法的手段,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收益,从而使企业得到稳步发展。 (Aw 2003 07/08 090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