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等部门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1]34号颁布时间:2001-06-04
2001年6月4日 国办发[2001]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体改办、国家计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
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体改办、国家计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
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和管理,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
一个关键环节。多年来,教育、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学用
书的管理,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中小学教材价格居高不下,教
辅材料过多、过滥的现象突出,严重增加了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社会反映强烈,不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切实减轻
农民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就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提
出以下意见。
一、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加强教材价格的管理和监督
(一)降低教材价格。各地区要按照《国家计委、新闻出版署关于核定2001
年秋季中小学教材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0]2134号)的要求,
取缔不合理教材费用项目,调减租型费率和发行折扣率,严格控制教材出版环节的利
润率水平,降低2001年秋季教材价格。各地区教材价格核定的具体情况,报国家
计委备案。
2002年起,教材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以租型、出版、发行等环节发生
的行业平均成本和5%的成本利润率为基础,核定教材印张绝对金额,进一步核减教
材价格。由国家计委统一制定教材印张中准价格和浮动幅度,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根据
本地区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确定具体印张价格,并制定教材的零售价格。
(二)加强教材价格的管理和监督。整顿教材编写、出版和发行环节的秩序,任
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等环节违规收取费用。各级价格
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二、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
(一)在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根据我国经济
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为减轻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除经
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和少数富裕农村地区外,在其他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城镇推广
使用黑白版教材,对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要逐步实行政府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
上述地区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订购黑白版教材,出版和发行部门要
保证黑白版教材的供应。
(二)制定教材的版式标准。本着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原则,对中小学教材的
版面、字体、字号、间距、插图、纸张质量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具体标准由国
家质检总局会同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制定。
三、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营理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精神,坚决纠正目前中小学
教辅材料过多、过渡的状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
强迫学校订购,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发行或搭售教辅材料。任何部门、单位不得组织
学生统一购买专题教育的有关书籍和资料。
(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办法,对教辅材料的出版、发
行进行清理、整顿,切实加强对社会出版发行的教辅材料的管理。
(三)严厉打击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盗版、盗印和非法出版教学用书的活动。对未
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查许可出版、印刷、发行教学用书的,一律取缔,依法严肃处
理。
四、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
(一)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材编写核准制度,完善教材的审定体制。教育
行政部门要对申报教材编写者的资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及教材的适用
范围等进行核准。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教材的编写。核准
的具体程序和内容由教育部另行制定。
按照编审分开的原则,完善教材审定体制,实行两级审定。教育部负责国家课程
的教材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流通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地方课程教材由省级教
育行政部门组织审定,报教育部备案。地方课程教材的品种和数量要严格控制。
(二)深化教材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出版发行管
理体制改革精神,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教材的出版
发行由符合教材出版发行资质的出版发行机构(或出版发行联营机构),在价格主管
部门制定的价格范围内,在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前提下,通过竞标进行。教
材出版发行机构的资质由新闻出版总署确认。本着保证质量、公平竞争、降低成本的
原则,引入新华书店以外的发行机构参与教材的发行。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
门牵头、教育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参加,面向全国招标。
2002年起,先选择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教材出版发行改革试点,在
积累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具体试点实施方案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
国家计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参加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三)改革教材价格管理体制。进行教材出版发行改革试点的地区,中小学教材
的价格在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内,由出版发行机构竞标产生。教
材基准价按租型、出版、发行等环节发生的行业平均成本和5%的成本利润率核定,
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国家课程教材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流
通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国家计委会同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
地方课程教材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
同同级新闻出版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家计委备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