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的通知

国发[1986]91号颁布时间:1986-09-25

     1986年9月25日 国发[1986]91号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条 为了调节公民个人之间的收入状况,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 行,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取得个人收入的中国公民,都是个人收 入调节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都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个人收入调节 税。 第三条 下列各项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一、工资、薪金收入; 二、承包、转包收入; 三、劳务报酬收入; 四、财产租赁收入; 五、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非专利技术的提供、转让取得的收入; 六、投稿、翻译取得的收入; 七、利息、股息、红利收入; 八、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收入。 第四条 个人收入调节税,根据收入来源,分别按照超倍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计 算征收。 第五条 本条例第三条第一、二、三、四项收入,合并为综合收入,按照地区计 税基数核算,按月计征。纳税人月综合收入额超过地区计税基数的,就其超基数的3 倍以上的部分,按照超倍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税率表附后)。 第六条 地区计税基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地区计税基数的调整,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第七条 下列个人收入,按照比例税率计算征收: 一、投稿、翻译,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非专利技术的提供、转让取得 的收入,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 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税。 二、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就每次收入额按比例税率20%征税。 第八条 本条例第三条第八项“其他收入”适用的税率,由财政部确定。 第九条 下列个人收入,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以上单位颁发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等奖金; 二、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在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存款利息; 四、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五、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六、保险赔款; 七、军队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 八、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金、离休工资、 离休干部生活补助费; 九、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收入。 第十条 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收,实行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 税两种方法。 第十一条 向个人支付本条例第三条所列项目金融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 照下列规定计算扣缴: 一、纳税人综合收入的各个单项收入,超过所在地区计税基数的三倍以上的部分, 按照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扣缴; 二、投稿、翻译,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和非专利技术的提供、转让取得 的收入,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第一项规定减除费用后,对余额部分按照规定税率计算扣 缴; 三、利息、股息、红利收入,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税率计算扣缴。 第十二条 纳税人月综合收入额超过计税基数的,超基数三倍以上的部分,都应 当向当地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单项收入已经扣缴的,应当持扣缴凭证报当地税务机关抵免税款。 第十三条 自行申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应当在每个月的前十日内向当地税 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缴纳上一个月应纳、应扣的税款。 第十四条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按其所扣缴税款的金额,付给3%以下的手续 费。 第十五条 本税的征收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 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纳税,任何人都有权检举揭发。税务机关为 检举者保密,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