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五)
国经贸调查[2002]829号颁布时间:2002-11-12
产品十二 H型钢(产品序号 17)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H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截面为H型、翼缘较宽且两个表面相互平行的型
材。主要品种有碳素结构钢H型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H型钢,产品规格主要有窄翼缘、
中翼缘、宽翼缘、腹板高57-1000毫米等。
被调查产品H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1010、
721633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是:采用异型坯,加热,经万能轧机轧制、矫直、冷却、
精整、收集、捆扎而成。该产品主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翼缘宽且两表面
互相平行,便于机械加工和安装,使钢结构的连接简单易行。以热轧H型钢为主的钢结
构,其结构科学合理,塑性和柔韧性好,结构稳定性高,适用于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
大的建筑结构,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特别适用于一些多地震发生带的建筑结构。
该产品主要用途包括:民用建筑钢结构、高层钢结构建筑、工业构筑的钢结构承
重支架、柱、管道支架、运输桥支架;矿井支架及高炉炉体框架、工业楼盖梁,地下
工程的钢桩及支护结构。还用作深基坑工程护坡柱,石油化工及电力等工业设备支架,
大跨度钢桥构件,机械设备制造、车辆及船舶制造、高架桥建造、抗震防火等临时建
筑等以及海上石油平台。
中国国内生产的H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
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
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H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
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H型钢的2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H型钢进口量分别为53261吨、61593吨、77807吨、
35097吨和37590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5.64%、增长26.32%、下降
54.89%和增长7.10%。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29.42%,年均下降8.34%。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H型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6.23%、78.64%、
40.89%、10.50%和7.24%。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88.99个百分点,年均
下降22.25个百分点,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
(三)国内产业指标。
国家经贸委仅仅调查到2000和2001年度国内产业数据,未获得19971999年的国
内H型钢产业指标。2001年与2000年相比,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下降2.95%;产量增
长46.72%;开工率增加26.67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长50.23%;市场份额增加19.49个百
分点。销售价格下降9.65%;销售收入增长35.73%;税前利润下降37.44%;单位产品税
前利润下降58.36%。就业人数上升20.37%;人均工资增长22.41%;劳动生产率上升
62.25%。
三、裁定
调查表明,H型钢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有所增长,进口H型钢的市场份
额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仅为7.24%;调查还表明,2001年国内H型钢产业价格、利
润等指标虽比2000年有所下降,但其他指标较好。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
H型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H型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三 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品序号 18)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槽钢是进口至中国的由铁或非合金钢的热轧而成的断
面为槽型(U型)且截面高在80毫米及以上的条材。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
号是721631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
置变化,轧出槽型(U型)断面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槽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
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
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槽
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截面高≥80毫米槽钢的7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
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截面高≥80毫米槽钢进口量分别为11303吨、9813吨、
6641吨、10749吨和9763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3.19%、下降32.32%、
增长61.86%和下降9.17%。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13.62%,年均下降3.59%。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03%、0.59%、0.36%、0.59%和0.46%,总体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
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增加0.23个百分点、下降0.14个
百分点。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0.5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4个百分点。
进口产品市场份额维持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12.99%,年均增长3.10%;产量共增
长76.63%,年均增长15.28%;开工率增加21.2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5.31个百分点。销
售量增长126.39%,年均增长22.66%;市场份额增加4.7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8个百
分点。销售价格下降6.52%,年均下降1.67%;销售收入增长111.63%,年均增长20.61%;
税前利润上升1085.32%,年均上升271.33%;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上升423.57%,年均上
升105.89%。就业人数上升3.08%,年均上升0.76%;人均工资增长42.97%,年均增长
9.35%;劳动生产率上升19.48%,年均上升4.55%。
三、裁定
调查表明,截面高≥80毫米槽钢进口量呈下降趋势,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
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截面高≥80毫
米槽钢产业状况较好。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品没有对中
国国内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四 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品序号 19)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角钢是进口至中国由铁或非合金钢热轧成截面为直角
形状且截面高在80毫米及以上的条材。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
号是7216401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
置变化,轧出角型断面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角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
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
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角
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截面高≥80毫米角钢的4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
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截面高≥80毫米角钢进口量分别为21431吨、17913吨、
12228吨、22143吨和29905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6.42%、下降31.74%、
增长81.08%和35.06%。2001年比1997年增长39.54%,年均增长8.69%。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4%、
1.22%、0.77%、1.37%和1.36%,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0.52个
百分点、下降0.45个百分点、增加0.60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2001年比1997
年下降0.3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09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在2%以下,且呈下
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17.85%,年均增长4.19%;产量增长
147.82%,年均增长25.47%;开工率增加34.94个百分点,年均增加8.74个百分点。销
售量增长160.42%,年均增长27.03%;市场份额增加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下降4.50%,年均下降1.15%;销售收入增长148.69%,年均增长25.58%;税前
利润上升398.40%,年均上升99.60%;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上升214.59%,年均上升
53.65%。就业人数下降11.20%,年均下降2.93%;人均工资增长54.62%,年均增长
11.51%;劳动生产率上升297.97%,年均上升41.24%。
三、裁定
调查表明,截面高≥80毫米角钢的进口量有所增长,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
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截面高≥80毫
米角钢产业状况较好。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品没有对中
国国内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五 其他普通型钢(产品序号 20)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其他普通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由其他铁或非合金钢热轧而成的角材、
型材及异型材。
被调查产品其他普通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关税税则中的税则号
是7216509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
置变化,轧出所需不同截面的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其他普通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
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
国国内生产的其他普通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中国国内生产其他普通型钢的9户钢铁企业参加了调查。国家经贸委没有获得调查
期内有关国内产业总产量、表观消费量等数据。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其他普通型钢进口量分别为39038吨、43432吨、33720
吨、25452吨和27369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26%、下降22.36%、下
降24.52%和增长7.53%。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29.89%,年均下降8.50%。
(二)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其他普通型钢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共增长28.59%,年均增
长6.49%;产量共增长32.33%,年均增长7.25%;开工率共增加2.22个百分点,年均增
加0.56个百分点。销售量共增长22.00%,年均增长5.10%;销售价格共下降2.73%,年
均下降0.69%;销售收入共增长18.67%,年均增长4.37%;税前利润共上升239.29%,年
均上升59.82%;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共上升214.18%,年均上升53.54%。就业人数共上升
2.36%,年均上升0.58%;人均工资共增长34.74%,年均增长7.74%;劳动生产率共上升
75.76%,年均上升15.14%。
三、裁定
调查表明,其他普通型钢的进口量在调查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经贸委没有
获得调查期内国内产业总产量、表观消费量等综合数据,被调查的9户钢铁企业的有关
数据显示其他普通型钢国内产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好。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
口其他普通型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其他普通型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六 冷弯型钢(产品序号 21)
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采用热带卷或冷带卷做原料,经冷辊压成型
的型材及异型材。
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
72166100、72166900、72169100、721699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热轧卷或冷轧卷开卷后,在室温下经一系列辊压弯曲变
形,剪切、收集捆扎而成。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制冷、饮料、食品、
纺织、印染、医疗、建筑、核电等领域。
中国国内生产的冷弯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
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
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冷弯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
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仅收到中国国内生产冷弯型钢的1户钢铁企业提供的信息,且该企业的
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5%。国家经贸委认定该企业不能代表国内产业,因此,决定终
止对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的调查。
产品十七 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产品序号 22)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是进口至中国的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的无缝钢管。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
号是730410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管坯加热到1250℃以上,经穿孔、轧管、均整、定径
等一系列热轧变形后,再经矫直、切管、水压试验,收集、捆轧而成。该产品主要用
于石油天然气输送。
在调查期间,虽然有国内生产者接受了调查,但国家经贸委经过审查认为其提供的
材料不符合要求,没有采用。由于申请人没有提供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
产品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国家经贸委也没有搜集到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
或直接竞争产品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因此国家经贸委决定终止对被调查产
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的调查。
产品十八 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产品序号 23)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套、导管是进口至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用钢管
产品,一般为螺纹连接的无缝钢管。该产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套管,二是油管(导
管),其定义如下:套管是带螺纹的无缝钢管,起封隔油汽水层、加固油层和稳定井
壁的作用。油管(导管)是下入套管中间的用螺纹连接的无缝钢管,是油气的唯一通
道。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钻管是进口至中国的包括带接头和螺纹的钻杆产品,两
端加厚的无缝管、母管,用于石油天然气井的钻探作业。
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
73042100、73042900。
中国国内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
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
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用
套、导及钻管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的4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
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进口量分别为198561吨、
316823吨、256215吨、273926吨和351432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59.56%、下降19.13%、增长6.91%和增长28.29%。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76.99%,
年均增长15.34%。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
为25.01%、33.69%、32.10%、27.14%和24.25%,1998-2001年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加
8.68个百分点、下降1.59个百分点、下降4.95个百分点和下降2.89个百分点。2001年
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0.7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9个百分点,1997-2001年呈总体下
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40.28%,年均增长8.83%;产量共增
长82.78%,年均增长16.27%;开工率共增加17.2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4.31个百分点。
销售量共增长64.51%,年均增长13.25%;市场份额共下降7.8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
1.97个百分点;销售价格共上升82.73%,年均上升16.27%;销售收入共增长60.97%,
年均增长12.64%;税前利润共上升25.59%,年均上升6.40%;就业人数共上升10.80%、
年均上升2.60%;人均工资共增长54.21%,年均增长11.44%;劳动生产率共上升28.73%,
年均上升6.52%。
三、裁定
调查表明,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进口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进口石油天然
气用套、导及钻管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上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石油天
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产业状况较好,没有受到严重损害。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产业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产品十九 焊管(产品序号 24)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焊管是进口至中国的采用带钢或钢板成型焊接而成的、表面有焊缝的
焊接钢管,分为直焊缝钢管和螺旋焊钢管。
被调查产品焊管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3051100,
73051200,73051900,73052000,73061000, 73062000,73063000 。
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主要是:热轧卷或热轧板在室温下经破口后,再经一系列冷压
变形、焊接、修焊缝、剪切、精整、收集、捆轧而成。焊管焊接方式有多种,如电弧
焊接、高频焊接、电气焊接、埋弧焊等。焊管主要用于机械制造(包括锅炉和压力容
器)、油、气、水输送、金属结构件、混凝土结构(管桩、桥墩、房屋)等。
中国国内生产的焊管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
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
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焊管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
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焊管的11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焊管进口量分别为132188吨、113930吨、91108吨、
102075吨和192789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3.81%、下降20.03%、增
长12.04%和增长88.87%。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45.84%,年均增长9.89%,进口数
量呈上升趋势。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焊管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32%、2.70%、
1.86%、2.04%和3.80%,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加0.39个百分点、
下降0.84个百分点、增加0.18个百分点和增加1.77个百分点。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
额比1997年增加1.49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37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均在4%以
下且变化不大。
(三)国内产业指标。
1.生产能力、产量、销售量有较大增长,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有所增长。
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1997-2001年分别为1077668吨、1081600吨、1182136吨、
1455252吨和1632076吨,1998-2001年生产能力分别比上年增长0.36%、9.30%、
23.10%和12.15%,2001年生产能力比1997年增长51.44%,调查期内年均增长10.93%。
被调查企业总产量1997-2001年分别为599963吨、651240吨、734185吨、958861吨
和968916吨,1998-2001年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55%、12.74%、30.60%和1.05%。2001
年产量比1997年增长61.50%,调查期内年均增长12.73%。
被调查企业销售量1997-2001年分别为556764吨、564390吨、725311吨、918725吨
和887953吨,1998-2001年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7%、增长28.51%、增长26.67%和
下降3.73%,2001年比1997年增长59.48%,年均增长12.38%。
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1997-2001年分别为1405198330元、1465905012元、
1642710954元、2016117649元和1940884299元,1998-2001年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
长4.32%、增长12.06%、增长22.73%和下降3.73%,除2001年销售收入略有下降外其余
年份均有所增长。
被调查企业焊管的市场份额1998-2001年分别比上年增加3.81个百分点、增加
1.66个百分点、增加3.16个百分点和下降0.71个百分点。
2.销售价格有所下降,税前利润下降明显,开工率不足。
被调查企业销售价格1997-2001年分别为2524元/吨、2597元/吨、2265元/吨、
2194元/吨和2186/吨,1998-2001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2.91%、下降12.80%、下
降3.11%和下降0.40%,2001年比1997年下降13.89%,年均下降3.53%。1999-2001年持
续下降。
被调查企业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139315762元、-30259865元、-76757555元、
-66082394元和-46071948元。1998-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121.72%、下降
153.66%、上升13.91%和上升30.28%,2001年比1997年下降133.07%,年均下降33.27%。
税前利润一直为负值,且下降幅度十分明显。
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250.22元/吨、-53.62元/吨、
-105.83元/吨、-71.93元/吨和-51.89元/吨,1998-2001年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分别比上
年下降121.43%、下降97.38%、增长32.03%、增长27.86%,2001年比1997年下降120.74%,
年均下降30.18%,下降幅度十分明显,且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8-2001年一直为负值。
被调查企业开工率1997-2001年分别为55.67%、60.21%、62.11%、65.89%和59.37%,
开工率一直不足,且近期呈下降趋势。
3.就业人数有所下降,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被调查企业就业总人数1997-2001年分别为5547人、5380人、5219人、5574人和
5177人,1998-2001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3.01%、下降2.99%、上升6.80%和下降
7.12%,2001年比1997年下降6.67%,年均下降1.71%。
被调查企业人均工资1997-2001年分别为9723元、9022元、17057元、11733和
13196元,2001年比1997年增长35.72%,年均增长7.93%,人均工资呈上升趋势。
被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1年分别为149.95吨/人、188.96吨/人、272.90
吨/人、398.16吨/人和393.21吨/人。2001年比1997年上升162.23%,年均上升27.25%。
(四)中国国内焊管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从调查获取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997-2001年,虽然国内焊管产业生产能力、产量、销售量有较大增长,销售收入、
市场份额有所增长,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但销售价格和税前利润明显下降,开
工率明显不足, 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焊管产业受到了严重
损害。
三、进口与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调查表明进口焊管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较低,均在4%以下。进口焊管产品不
构成对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
四、裁定
根据上述事实、证据及分析结论,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焊管产品没有对中
国国内焊管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二十 钢坯(产品序号 25)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钢坯是进口至中国的铁及非合金钢的半制成品。
被调查产品钢坯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071100、
72071200、72071900、72072000。
该产品主要是作为生产钢材的原材料,以连铸坯为主,钢坯有多种规格,主要分
为板坯、矩形坯(含方坯),钢坯因化学成分不同,性能有所不同。
中国国内生产的钢坯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
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
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钢坯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
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钢坯的13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钢坯进口量分别为306461吨、643170吨、1982123吨、
4641140吨和8138406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09.87%、208.18%、
134.15%和75.35%,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2555.61%。年均增长127.01%。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钢坯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47%、11.15%、
29.72%、66.11%和60.55%。1998-2001年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加5.68个百分点、增
加18.57个百分点、增加36.39个百分点和下降5.56个百分点。2001年市场份额比1997
年增加55.0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3.77个百分点。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35.96%,年均增长7.98%;产量共增
长45.78%,年均增长9.88%;开工率共增加1.8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47个百分点。销
售量共增长15.83%,年均增长3.74%;市场份额共下降33.1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8.30
个百分点。销售价格共下降1.32%,年均下降0.33%;销售收入共增长14.30%,年均增
长3.40%;税前利润共上升281.06%,年均上升70.27%;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共上升
228.97%,年均上升57.24%。就业人数共下降11.64%,年均下降3.05%;人均工资共增
长37.99%,年均增长8.38%;劳动生产率共上升24.57%,年均上升5.65%。
三、裁定
调查表明,钢坯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进口钢坯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呈增加
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钢坯产业状况较好,没有受到严重损害。据此,国家经贸委
最终裁定,中国钢坯产业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附件:关于对《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的说明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11月14日作出《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
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现予公布。
终裁决定中第四章第一节“裁定存在严重损害并且存在因果关系的产品”中,国
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冷轧不锈钢薄板(带)三类产品中部
分税号下的特殊规格品种作出了无损害裁定。具体操作办法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特此说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