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审计中应关注什么
录入时间:2003-09-12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2/2003信息】 国企改制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要核实清楚企
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关注企业是否有危害职工权益、福利方面的行为。与
一般年度报表审计不同的是,一般的年度报表审汁大多是连续审计,而国企改制审计
对多数企业来说是初次接触,由于审汁时间、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审汁程序和
审计重点要根据不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确定。
一、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盘点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盘点表”
中注明或做出必要的调整:
检查审计截止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若有差异,
应查明原因;检杳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审计截止日后的进账情况,如有属于截止日
前的款项,应注明或调整。
二、特别关注往来款项
比如应收、应付款、其他应收款、应付款以及预收预付款。这些科目中反映的业
务是否是企业真实的业务、需要审计人员审查核实。针对以上往来款项、一般应采用
函证审计程序,尤其对应收款项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此笔应收款项对被审计单位来说
是不重要的,或者函证很可能是收不回来,或者无法采取函证的审计程序。如果函证
没有收回或者没有实施函证程序,审计人员必须采取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
当的审计证据证明该笔款项的真实性
1.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款项明细表上票出帐龄以及至审计时已收回的款项,
对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行分析.检查有无债务人已经破产或者死亡的,或者债务人长期
未履行清偿义务的 如果有以上情形,应索取相应证据或提请被审计单位报批。作为
坏账损失;对于已经确认的坏账损失,应检查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有相关于续。
2.金额较大、账龄又长且无法函证的应收款项,审计人员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
抽查有关原始凭据,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并且进行
追溯审计、以验证与期有关的这些应收款项的真实性:对于属于成本费用性质的应收
款项,应按照规定进行调整,在做账务调整时必须关注企业提供的相应材料是否属实,
是否能够支持这种账务处理。
3.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一定要核实清楚其是否确为企业的债务,选
择重要项目(包括零账户)函证其余额是否正确。对于未回函或无法函证的重要项目,
应进行追溯审查,尤其是长期挂账的应付款项,应核实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
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如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属于企业的债务,而是企业隐藏的收入,
应做出记录或调整。
三、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待摊费用虽放在资产里,但它并不足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而是现在发生的属于以
后期间的费用。因此,对其发生时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应予以关注,检查其
真实性;检查其有无不属于待摊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有无长期挂账未结清的待摊费
用。对于预提费用,要注意其提取和转销的记录是否正确。尤其是其转销的相关文件
资料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不属于预提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和长期未转
销的预提费用,应查明原因并做出记录或调整。
四、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类,应着重于被审计单位有无账外资产。
1.审计人员应亲临现场,与被审计单位一同盘点。在盘点现场时应关注有无未入
账的实物资产,检查在建工程账户余额构成内容,并到工程现场实地观察、了解工程
项目的实际完工进度,查看未安装设备的实际存在。
2.存货报废、毁损以及固定资产清理的记录是否完整、反映的内容是否正确,尤
其是固定资产清理的发生是否有正当理由,是否经技术部门鉴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应请被审汁单位提供报废设备中现在仍然使用的明细,审计人员应全面掌握。
许多企业对低值易耗品和办公用品不纳入账单里核算,尤其是上级拨入的一些办公设
备,审计人员应给予充分关注。对于一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现在仍然在使用的,请企
业提供明细账说明。
五、对企业的长期投资项日应取得相关的合同、协议:
其中的重大投资项目应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决议批文、以确认其投资的
合法性。检查企业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根据不问核算方法来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1.若是成本法核算,要着重检查投资的合同、协议,审汁投资的相关条款,比如
投资的增减变动、投资利润的计算等,检查企业有无实际情况与投资协议不符的行为、
收益计算比例与合同、协议是否相符。
2.若是采取权益法核算,应审查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分析被投资单位的具体
情况,以确认其收益核算的正确性。若长期投资是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50%,或超过
50%,或被投资单位是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也应纳入审计范围,审计结果
按投资比例合并到该企业。
六、损益类科目的商讨策略,多采用分析性测试程序,对审汁单位成本费用配比
进行测试,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国企改制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其他常规审计,相对其风险也要高些,这就要求
审计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要有充分的职业判断力。对当前的方针、
政策要及时了解、掌握,坚持困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
受损害。(l 2003 09 008 037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