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CPA考试辅导--审计(第4-5章)
录入时间:2003-06-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9/2003信息】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一、本章重要内容
1.掌握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规定,并能进行区分;
2.结合实际问题,能分清注册会计师对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的责任;
3.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能结合实际问题区分违约、过失、欺诈的界
限,尤其是能准确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4.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掌握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
具体规定、责任种类与成因的关系;
5.注意区分对过失、欺诈的不同处罚力度,尤其是其中的数额规定;
6.了解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
二、本章出题分析
本章近3年以来的分值平均在2-3分,属于非重点章节。考试中的题型多为单项选
择、多项选择和判断题,偶尔也有简答题,综合命题的可能性很小。常见的考核点如
下:
1.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2.对错误和舞弊的判定标准;
3.对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4.对违法行为的责任;
5.各种法律、法规的规定;
6.法律责任的成因及导致法律责任的原因。
三、典型例题分析
1.注册会计师小张提出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施审计监盘,但被审计单位提出
年前已经由本单位进行了盘点,而且,合同交货日期紧迫,再次盘点会影响生产。该
公司向小张提供了全部盘点记录,小张检查了盘点记录,并抽查了部分存货,抽查结
果表明账实一致,因此,确认了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真实性。但后来发现该单位的存货
中存在大量的虚构。对此,小张有可能被认为是( )。(单选题)
A.普通过失 B.共同过失
C.欺诈 D.重大过失
答案:D
解析:注册会计师对存货实施监盘是存货审计必不可少的一项审计程序,而该注
册会计师仅仅通过审查书面记录和抽查部分存货,就确认存货的真实性,说明该注册
会计师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所以应当选D。
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应当合理保证已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不应认为是
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经营效率所做出的承诺,其原因有( )。(多选题)
A.审计测试具有固有局限
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
C.审计范围只是特定期间的会计报表
D.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答案:ABCD
解析:考核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分。由于审计测试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
固有局限,注册会计师即使完全依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不能保证将所有错误
与舞弊揭发出来,只是要求将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揭露出来。如
果未做到,则应当承担审计责任。就审计范围而言,审计的对象只是被审计单位一定
时期内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不是对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发表意见。而职业道德准
则中的技术规范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得对未来事项的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A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该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则
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多选题)
A.提请被审计单位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B.如果违法行为对会计报表有严重影响且未做会计处理和披露,则发表保留或否
定意见
C.不能取得违法行为的充分证据,则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D.向证券监管部门汇报,并要求通知广大股东
答案:AB
解析:对于C,注册会计师不能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的充分证据,属于审计
范围受到了限制,应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不能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
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没有监督管理责任,因此不能选D。
4.报表使用者因信赖了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与舞弊的会计报表而作出了错误的决
策,使其蒙受损失,应当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判断题)
答案:×
解析: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不能苛求注册
会计师发现和揭露报表中存在的所有错误与舞弊情况,并对所有未查出的错误与舞弊
负责,关键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自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错。
第五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一、本章重要内容
1.掌握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5类认定。学习时应当结合实际问题和教材中实务
章节做综合性掌握和运用;
2.熟练掌握审计具体目标与管理当局5类认定之间的对应关系;
3.了解审计过程各个阶段及其主要工作;
4.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能够改正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错误提法、错误内
容和遗漏。
二、本章出题分析
本章近3年以来的分值平均在5-6分,属于重点章节。考试中客观题不断,但题量
适当,简答题和综合题频繁出现,而且,考题几乎都带有浓厚的实务色彩。常见的考
核点如下:
1.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2.认定与应收账款审计目标的关系;
3.认定、存货审计目标、存货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4.认定与营业收入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的关系;
5.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约前的准备工作;
6.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7.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素与内容。
三、典型例题分析
1.根据会计报表“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具体审计目标是( )。(单选题)
A.分类与披露 B.真实性
C.截止 D.所有权
答案:C
解析:A是根据表达与披露认定推出的,B是根据存在与发生推出的,D是根据权利
和义务推出的。根据估价与分摊认定推出的具体审计目标是估价、截止和机械准确性。
2.根据“估价的分摊”认定推论得出的运用于存货的项目审计目标包括( )。
(多选题)
A.存货账实相符,金额正确
B.全部销售成本合理,看来无重要错报
C.现有存货均经盘点计入总额
D.年末采购截止正确
答案:AD
解析:A,由估价目标推出,B由总体合理性目标推出,C由完整性目标推出,D由
截止目标推出。
3.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目的是( )。
(多选题)。
A.安排具体审计计划
B.确定是否安排期初余额的审计
C.确定是否需要聘请专家
D.确定是否需要联络前任注册会计师
答案:BD
解析:签约前,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其目的是为了确定
是否接受委托,另外,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安排审计工作。而AC则是签约后应考虑的问
题。
4.一般来说,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审计总目标确定的。(判断题)
答案:×
解析: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它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5.简要说明被审计单位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并以存货为例,列举三项重要的
认定和与之对应的审计目标,以及实现审计目标应当实施的一项最重要的审计程序。
(简答题)
答案: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所作的断言或声明;审计
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各个项目进行审计时应当达到的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
必须以被审计单位的认定为依据。进行审计实质上是对被审计单位认定的验证。
对存货项目最重要的三项认定是:(1)存在或发生;(2)权利和义务;(3)估价和分
摊。与其相对应的审计目标是:(1)确定存货是否存在;(2)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
位所有,是否未做抵押;(3)确定存货计价方法是否恰当,年末购货及销售的截止是否
恰当。
应当实施的最重要的审计程序是:(1)观察存货盘点,并进行抽点;(2)取得被审
计单位管理当局关于存货所有权的声明书,并复核相关抵押合同;(3)进行存货计价测
试和截止测试。
6.下表是A注册会计师对长江公司应付账款项目进行审计时实施的部分审计程序。
请回答这些程序实施后最有可能实现的一般审计目标。每一项审计程序只能填一项
审计目标。
序号 具体审计程序
(1) 向债权单位函证应付账款
(2)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
(3) 查明挂账应付账款的原因
(4) 比较材料入库单、购货发票及入账的日期
(5) 将应付账款明细账余额合计与总账余额核对
答案:(1)真实性;(2)分类;(3)总体合理性;(4)截止;(5)机械准确性。
(c200306040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