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社会审计鉴证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录入时间:2003-06-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3/2003信息】 一、社会审计鉴证失真的成因    (一)多数委托单位不需要社会审计鉴证机构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签证报告。    (二)注册会计师既要向受托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鉴证,又要向它收取 审计鉴证费用。这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违背其“衣食父母”的意愿。    (三)单位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和过低的收费使注册会计师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报 告十分困难。    (四)少数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低下是导致社会审计报告失真的主 观原因。    (五)鉴证造假成本小于鉴证造假收益助长了虚假鉴证报告的产生。    (六)社会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和利益相关者的高度重视,鉴 证报告流于形式,在客观上造成有些中介机构对某些单位的鉴证业务存在无所谓的态 度。    二、防止审计鉴证失真的对策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和单位息的质量,给审计鉴证机构提供 较为客观真实的审计鉴证资料。    (二)对执行审计鉴证的执业人员及其事务所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执业道德教育。    (三)加强对从事审计鉴证工作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专业技术上使他们能 胜任与时俱进的审计鉴证工作,减少或杜绝审计鉴证的失误和虚假。    (四)要改革我国多数社会审计鉴证机构的管理体制,加大社会审计鉴证的风险成 本,从体制上约束和减少虚假审计鉴证。    (五)要努力为社会审计鉴证机构营造-个客观公正的执业环境。一是各级地方政 府和有关部门要克服地方主义和小集团利益,不得干预社会审计中介机构依法执业, 不得授意或强迫社会审计鉴证机构为企业或单位出具虚假的审计鉴证,不得阻碍他们 依规合理收费。二是社会公众和各新闻媒体要关心和支持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 会审计鉴证工作,声张正义、抑制邪恶,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执业的审计 鉴证机构和人员要予以宣扬,对那些造假的机构和有关人员要公开曝光,在社会上造 成一个没有人敢造假,也没有人敢要假的良好氛围。    (六)社会审计鉴证机构的行业协会要加强服务意识和行业自律。行业协会既要搞 好本行业的服务、协调工作,也要加强对本行业的自律。在自律方面,一是要严格准 入制度,对那些不符合审计鉴证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准其加入审计鉴证的执业队伍;二 是要严格退出机制。    (七)要尽快修改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同一审计鉴证中介机构既做单位的财务会计 咨询顾问,又做这一单位的审计鉴证业务。不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八)要探索改变审计鉴证机构向审计鉴证对象直接收费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 本人认为总的原则是审计鉴证机构应该向最需要审计鉴证资料的组织和机构收费, 贯彻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对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鉴证,应由代表国有资产 所有权的财政部门委托审计鉴证机构进行审计鉴证,财政部门向委托的审计鉴证机构 付费,其资金来源可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占有费或分红中支付;对于上市公 司可由证监委代表股民委托具有审计证券期货执业资格的审计监证机构向上市公司进 行各种审计鉴证并向其按规定付费,应付费用由证监委向上市公司收取;对中外合资 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和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会计信息真实与否涉及到纳税的多少, 因此,对这些企业会计信息的审计鉴证建议由对其直接征税机构委托审计鉴证机构对 其进行审计鉴证并向其按规定收费,其费用据实由征税机构向审计鉴证对象收取;对 基建决算的审计鉴证则应由建设方委托审计鉴证机构对施工方上报工程决算进行审计 鉴证,其费用由建设方按规定付费。 (bf200303063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