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联系与区别
录入时间:2001-10-1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9/2001信息】 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联系
首先,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都具有监督职能,都是经济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是
经济管理的工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其次,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的;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
其对象就是财务收支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监督的范围自然也包
括财务会计活动在内,内部审计在监督服务中也具有管理职能,特别是在审计过程中,
发现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好等问题,要求有关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涉
及最多的是财会工作。而且内审要搞好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会计核算的正确、及
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整。另一方面,财会部门要搞好财务管理,严格会
计监督,也有赖于内部审计给予必要的支持。因此,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缺一不可,
也不能相互取代,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业务虽有区别但目的却一致,都具有
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维护国家财产完整,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
效益的作用。
总之,有了内部审计以后,会计工作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会计本身就是审计的
对象,因而有了压力,促使会计健全制度,加强核算,要经得起审计检查。二是审计
监督成为会计的坚强后盾,使会计有了“动力”,更有利于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
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的区别
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会计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们有各自的职能和
任务,两者性质不同,在地位、范围和方法上有明显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
1.地位和业务内容不同。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企事业单位
内部专设的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照法
律、法规和规章,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即一不做帐,二不参
与核算,三不管理钱物,处于比较超脱、独立、公正的地位。而会计则是以货币为主
要计量单位,通过记帐、算帐、报帐和用帐,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过程资金运动
及其成果,其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内审与会计是审查与被审查,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会计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2.监督的对象不同。会计监督是一种专业监督,其方法是结合日常业务进行的。
新《会计法》要求会计监督首先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制度来规
范单位的经济行为;其次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
料不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权限进行处理,达到会计监督的目的。内部审
计就不同了,它的监督对象更广泛,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要接受审计的监督,是
独立于会计之外的第三者,是系统的全面的按照审计准则进行的依法审查,是一项高
层次的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3.监督的方法不同。通常来说,会计监督的方法,是结合本身的业务工作进行
的,如对不真实、不合法的收支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善的原始凭证不予报
销;对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款项,可向领导报告请求处理,这种监督可以说是直接的
监督,是没有系统程序的。审计监督是间接的监督,有一套比较完整独立的审计工作
程序。①根据上级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长远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工作
计划和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批准后实施;②实施前要具体制定出审
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方式,发出审计通知书;③在实施中首先听取被审计单位负责
人及职能部门介绍情况;然后集中审计资料包括审查凭证、帐表、查阅文件、检查现
金、实物,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中发现问题也
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改进意见;④审计终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
意见后,提送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批准,然后下达审计结论和决定,被审单位必须执行;
⑤内审机构还应及时检查被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情况;⑥内审机构对办理的审
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并按照规定管理。
正确处理内部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财务会计既有内在联系又有一定区别,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
系。
1.在我国会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内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素质,必须
了解、熟悉、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财会制度,才能从复杂的会计核算资料
中发现问题,对被审单位的工作质量,各项经济活动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否则对审
计理论再精通,也很难发挥其作用。
2.会计人员在依法做好会计监督的同时,也要支持、配合内审人员的工作,做
好会计监督基础上的再监督。因为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不可或缺的制衡机制。
新《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
3.内部审计与会计监督要紧密配合,互相支持。新《会计法》在制度上构建了
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社会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具有自律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
系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具有鉴证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政府部门监
督具有权威性,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
一部分,它与单位的会计监督紧密配合,相互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共同责任是
监督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整顿经济工作秩序,提高信息质量。又因二者监督的范围、
对象、职能作用,责任关系和执行人的不同,内部审计监督较会计监督更具有独立性、
权威性和全面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