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挑战

录入时间:2001-04-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9/2001信息】 一、使审计工作的程序发生了变化。实现 会计电算化后,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会计报表的输出,全部会计处理都集中由计算机来 完成,传统的手工账册没有了,文字记录及经办人签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大量 集中存储会计数据的磁性媒体。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处理信息的可靠性,也为了便于 审计工作的开展,在系统开发和设计时必须注意审计监督的要求,使会计电算化程序 在处理各种数据时能留下据以检查的线索。 二、会计控制方式的改变影响了审计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由计算 机程序自动进行,会计人员比原来大为减少。他们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又负责数 据的保管和输出,使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于这些少数人员和计算机系统中, 使传统意义上的内部牵制失去了作用。为了保证计算机处理和存储的会计信息完整而 准确,必须考虑电子数据处理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特殊的控制程序和方 法。如在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反输入篡改和文件篡改程序的措施。审计部门和安全部 门对那些有修改程序能力的程序人员进行特别限制,禁止他们接触公司任何一部计算 机文件和程序、没有有效的文字批准,操作员不得听从程序员的指示。 三、使审计工作发生了重心的改变。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完 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其处理结果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大大减少和基本排除手工操作 系统中人为计算上的差错。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本身出错,系统就会以同样 错误的方法去处理所有的会计事项,其后果的严重性将远远超过手工操作系统造成的 差错。另外,系统也可能被秘密嵌入非法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非法程序大量 侵吞企业的财物。为此,审计工作的重心应转向研究和测试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程序设 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输出等方面的控制功能,验证其能否充分有效地防止、发 现和更正各种差错,消除弊端。 四、要求审计技术的变革。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的技术方法随着审计对象 和内容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帮助审 计人员审阅会计文件档案,查找满足指定条件的会计记录,对众多的会计事项进行抽 样测试,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分析经营绩效,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五、会计电算化要求审计人员提高责质。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应当掌握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了解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恰当地调查和评价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情况,合理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审计计 划。此外,会计电算化系统未来的发展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 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外,还要懂得管理和经营,以便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 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实施审计,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