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引入ISO,会计如何处理

录入时间:2007-10-12

  随着我国加入wto,更多的企业将融入世界济的潮流,获得国际上通行的iso系列认证将成为一种趋势。据相关调查,企业在申请iso系列认证的过程中,从组织贯标到获证平均时间约为16个月,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对此会计上究竟如何加以适当地核算和反映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认证过程中的相关支出应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处理;如果可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的话,其入账价值又如何确定;认证通过后的后续支出又应该如何处理。
  为了使企业由于认证活动而发生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直观地得到反映,设置资产类科目“认证项目”归集认证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同时设置备抵类科目“认证失败准备”,在期末按一定比例来计提风险准备金以反映认证不同通过的可能性,期末在资产负债表上二者相抵,以净值列示。另外设置费用类科目“认证费用”以使认证费用与其他费用区别开来,而现行会计处理中将“绿化费”、“排污费”等计入管理费用下,各种相关信息均是散落在各个账户中,不能直观地反映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
  对于认证通过后的后续支出,主要是每年的审查费用和改进支出,如果资本化的话,则需每年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而对无形资产每年的摊销数额也需做出调整,因而出简化核算的原则,可以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
  相关账务处理:
  (1)发生认证支出时,计入“认证项目”。
     借:认证项目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2)期末时,估计认证不能通过的比例,根据已经投入的认证项目价值和估计的比例计算应计提的认证项目准备金。
    借:认证费用
    贷:认证失败准备
  (3)如果认证未予通过,则冲销以前已经计提的准备金,将认证项目账面净值转作长期待摊费用,在以后期间进行摊销。
    借:认证失败准备长期待摊费用
    贷:认证项目
  (4)如果认证通过,获得证书,则将“认证项目”转入“无形资产”,同时冲减本年度所提的认证失败准备,并对以前年度计提的认证失败准备进行追溯调整。
    借:无形资产
    贷:认证项目
    借:认证失败准备
    贷:认证费用(当期计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以前年度计提)
  (5)期末对已经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由于iso系列证书一般有效期限为三年,所以摊销年限也确定为三年。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
  (6)认证通过后每年的后续支出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