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职称考试专家谈2005年财务管理新变化(3)

录入时间:2004-12-2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4/2004信息】 第六章  项目投资   变化1:原书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合并为新书的第二节。   变化2:原书的一百八十二页到一百九十页独立为新书的第四节。 变化3:项目投资定义部分增加了新的特点。 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 资 风险大的特点。   变化4:增加了项目投资的程序。 项目投资的程序主要包括:项目提出、项目评价、项目决策、项目执行及其再评价 等步骤。  变化5:原始总投资的定义增加一句话: 包括建设投资(含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 项内容。   变化6:现金流量的定义中增加了包括内容。 包括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变化7:增加了估算现金流量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2)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   (3)不能考虑沉没成本因素;?   (4)充分关注机会成本;?   (5)考虑项目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影响。   变化8:项目投资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法增加了计算期统一法等具体方法。   第七章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这一章从内容到结构都变动非常之大,原书第一节和第二节合并,   原书的第三节拆成新书的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也就是一分为三。原书第四节 已把内容归到其他章节,故新书取消。   变化1:新书增加证券的特征。 证券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法律特征,二是书面特征。   变化2:证券的种类有变化。   1)按照证券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   2)按照证券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证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   3)按照证券所体现的权益关系,可分为所有权证券和债权证券。   4)按证券收益的决定因素,可分为原生证券和衍生证券。   5)按照证券收益稳定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   6)按照证券到期日的长短,可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   7)按照证券是否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券可分为上市证券和非上市证券。   8)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证券可分为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其中二三五六项原书有,其他各项是新加的。   变化3:增加了效率市场假说。   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确定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以效率市场假说为前提的。效率市 场假说是关于证券市场价格对相关信息反映程度的假定。证券价格对有关信息的反映 速度越快,越全面,证券市场就越有效率。根据证券价格对不同信息的反映情况,可 以将证券市场的效率程度分为三等,即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 场。   变化4:重新对证券投资下了定义。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及衍生证券等资产,从而获 取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相对于实物投资而言,证券投资具有流动性强、价格不稳定、交易成本低等特点。   变化5:证券投资种类增加新内容。   根据证券投资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期货投资、 期权投资和组合投资。   变化6:证券投资风险重新分类。   证券投资风险按风险性质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别。   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利息率风险、再投资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   变化7:增加了证券投资的程序。   证券投资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即选择投资对象、开户与委托、交割与清算、过 户。   变化8:取消了证券信用等级的内容。   变化9:取消了影响证券投资决策的因素分析。   变化10:对债券收益率的计算重新分以下情况规范了公式。   票面收益率、本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变化11:增加了股票投资的种类。   股票投资主要分为两种:普通股投资和优先股投资。相对优先股投资而言,普通 股投资具有股利收入不稳定、价格波动大、投资风险高、投资收益高的特点。   变化12:增加了股票投资收益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股票的收益是指投资者从购入股票开始到出售股票为止整个持有期间的收入,由 股利和资本利得两方面组成。股票收益主要取决于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股票市场的 价格变化,但与投资者的经验与技巧也有一定关系。   变化13:对股票收益率的计算重新分以下情况规范了公式。 本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   变化14:对投资基金重新定义: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 受益凭证等有价证券聚集众多的不确定投资者的出资,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经营运作, 以规避投资风险并谋取投资收益的证券投资工具。   变化15:投资基金的种类保留两项新增两项。新增为:   根据投资标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 金、认股权基金、专门基金、衍生证券基金等。   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可分为收入型基金、成长型基金、成长和收入型基金、平衡 型基金和指数基金等。   变化16:新增投资基金的估价与收益率等内容:   基金单位净值是在某一时点每一基金单位(或基金股份)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开放型基金的柜台交易价格完全以基金单位净值为基础,通常采用两种报价形式: 认购价(卖出价)和赎回价(买入价)。   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基金收益率用以反映基金增值的情况,它通过基金净资产的价值变化来衡量。   第八章营运资金   这章新书变化比较少。   变化1:原书238页管理成本的定义和包括内容做了重新编写。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 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变化2:原书247页收账政策增加了包括内容。   收账政策亦称收账方针,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 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收账程序、收账方式等。   变化3:原书255页存货进货成本构成内容有了变化。 进货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进价成本、进货费用及采购税金(如进项税额)三方面构成。   第九章  利润分配   本章更改了名称,结构内容变动较大。   变化1:原书第一节和第二节276页之前的内容合并为新书第一节。   变化2:原书277页-279页独立为新书第二节。   变化3:原书279页-280页内容并入第三节。   变化4:新书增加第四节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内容。   (一)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是公司管理当局将某一特定数额的新股按一定比例:)一定 数量的流通在外普通股的行为。   股票分割对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东权益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会引起每股面值降 低,并由此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跌。   股票分割的主要作用有:   (1)有利于促进股票流通和交易;   (2)有助于公司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3)可能增加股东的现金股利,使股东感到满意;   (4)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二)股票回购   (1)股票回购的含义与方式   股票回购是指股份公司出资将其发行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回予以注销或 库存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股票回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二是向股东标购;三是与 少数大股东协商购买。   (2)股票回购的动机   公司回购股票的动机主要有:   1)提高财务杠杆比例,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2)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   3)分配企业超额现金;   4)满足认股权的行使;   5)在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低估时,提高其市场价值;   6)清除小股东;   7)巩固内部人控制地位。   (3)股票回购应考虑的因素   公司回购股票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股票回购的节税效应;   2)投资者对股票回购的反应;   3)股票回购对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   4)股票回购对公司信用等级的影响。   (4)股票回购的负效应   股票回购可能对上市公司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有:   1)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的成本,易造成资金紧缺,资产流动性变差, 影响公司发展后劲;   2)回购股票可能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兑现,而忽视公司长远 的发展,损害公司的根本利益;   3)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内幕操纵股价。   变化5:取消收益分配的意义。   变化6:取消国有资本收益的有关规定。   变化7:取消收益分配政策的概念和意义。   变化8:增加股票理论相关内容。   股利理论有“在手之鸟”理论、信号传递理论、MM理论、代理理论、税收效应 理论等。   变化9:增加股利政策的定义。   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 针和策略。   变化10:剩余股利政策的定义和优缺点有新内容。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首先应较多地考虑满足公司投资项 目的需要,即增加资本或公积金,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 佳资本结构),才能派发股利。   这种股利政策的的优点是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 值的长期最大化。其缺陷表现在使股利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 动,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剩余股利政策一 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变化11:固定股利政策的定义和缺点有变化。   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 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   其主要缺陷表现为:   (1)公司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相脱离,造成投资的风险与投资的收益不对称;   (2)它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甚至可能侵蚀公司留存利润和公司 资本。   变化1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内容完全重写。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并长期按此上率支付股利的 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的优点:   (1)使股利与企业盈余紧密结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 则;   (2)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体现了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对称性。   不足之处表现为:   (1)公司财务压力较大;   (2)缺乏财务弹性;   (3)确定合理的固定股利支付率难度很大。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只能适用于稳定发展的公司和公司财务状况较稳定的阶段。   变化13: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优缺点有变化。   这种股利政策的优点是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即可以维持股利的一定稳定性,又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使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地相 结合。其缺点是:   (1)股利派发仍然缺乏稳定性;   (2)如果公司较长时期一直发放额外股利,股东就会误认为这是“正常股利”, 一旦取消,容易给投资者造成公司“财务状况”逆转的负面印象,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变化14:增加了企业选择股利政策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所处的成长与发展阶段;   (2)企业支付能力的稳定情况;   (3)企业获利能力的稳定情况;   (4)目前的投资机会;   (5)投资者的态度;   (6)企业的信誉状况。   变化15:增加了确定股利支付水平相关内容。   股利支付水平通常用股利支付率来衡量。股利支付率是当年发放股利与当年净利 润之比,或每股股利除以每股收益。   是否对股东派发股利以及比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对下列因素的权衡:   (1)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及目前的投资机会;   (2)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及筹资成本;   (3)企业的控制权结构;   (4)顾客效应;   (5)股利信号传递功能;   (6)贷款协议以及法律限制;   (7)通货膨胀因素等。   变化16:现金股利增加了发放原因。   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和经营业绩。上市公司发放现金 股利主要出于二个原因:投资者偏好、减少代理成本和传递公司的未来信息。   变化17:发放股票股利的优点重新阐述。   (1)可将现金留存公司用于追加投资,同时减少筹资费用;   (2)股票变现能力强,易流通,股东乐于接受;   (3)可传递公司未来经营绩效的信号,增强经营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4)便于今后配股融通更多资金和刺激股价。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