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07-23
浙江监管局立足职能定位,在“加强、聚焦、优化”上持续发力,按照重点监督、精准监督和“数字化”监督要求,以“督”强基、以“改”促优、以“用”提效,强化监管局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协同联动,构建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框架体系,努力推动常态化监督“一盘棋”发展格局,助力财政科学管理质效提升。
一、做好“督”的文章,进一步筑牢常态化监督根基
一是深化预算执行认识,把准常态化监督航向。预算是财政的核心内容,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浙江监管局始终坚持将政治引领贯穿监督全过程,深刻把握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对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构建财会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以“重点、精准、数字化”为理念,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民生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围绕严肃财经纪律、资金绩效发挥等重点环节,找准监督结合点和发力点,着力提升监督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预算执行质效,提升财政资金效能。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常态化监督基础。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完善制度机制。对内,明确工作组织和流程,打通业务边界,在局内建立信息协同机制,整合业务、数据等资源,推动监管、检查等工作的信息共享和成果共用。对外,借助省级财政部门搭建协同联管平台,充分发挥浙江省信息化、“数字化”先发优势,共商监督重点、共查违规问题,形成监管局、省市县多级联动局面,健全完善全省域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打造常态化监督新生态。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链条,凝聚常态化监督合力。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通过线上监控追踪索迹,线下核查实地求证,进一步压实地方和部门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构建“纵向到底”责任落实体系,切实强化预算资金从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链条约束。通过对以前年度监管发现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总结问题清单,督促各级财政部门强化日常监督,排查相关风险,着力把常态化监督覆盖到“最后一公里”,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合力。
二、做好“改”的文章,进一步巩固常态化监督成果
一是抓实整改共推。结合财政部相关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局领导主动走访省级财政部门座谈调研,根据商定的原则,强化监督成果共用促改。共商监督重点,监管局与省级财政共商监督重点,建立省部监控浙政钉联络群,对有关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会商,结合近年来发现的问题,制定月计划年重点,互通监管成果,共同提高预算执行成效。共查违规问题,两部门根据日常监控成果,确定重点问题和核查重点,共同参加现场核查和调研。同时,推进长效化建设,推动地方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探索构建定期经验交流机制,深刻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制度短板,推动地方财政管理效能提升。
二是推进全过程整改。线上监控索骥,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监控模块,借力省级财政智慧大脑,进行日常监控,对预警信息、重点监督资金分配下达支出情况,建立项目台账,并及时预警核实。线下核查求证,带着问题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核实查证,延伸监管链条至“最后一公里”,做到真查问题、查真问题。近年来,对城乡义务教育补助资金等多项资金开展现场核查,取得积极成效。定期“回头看”,通过抽查复核,防范类似问题重复发生,特别是对屡查屡犯的问题,加强调研督促,了解问题产生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将成果转化为完善监控预警规则的长效机制,推动实现“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提升一级效能”监管目标。
三是深化监督融合。强化常态化监督与审核、评价、分析、核查等其他监督工作的衔接,进一步提升财会监督效能。扎实开展专项核查,结合预算执行线上监控,摸排问题多、金额大的项目资金,为专项核查打好基础,确保核查精准发力,将问题查深查实查透。逐步开展资金画像,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支出情况及常态化监督发现的问题,嵌入财政运行分析监控,逐步形成涵盖省内各地市县(区)的转移支付重点资金区域画像,提升对省域财政运行监控面的把握。注重财会监督与巡视工作的联动,根据省委巡视组要求,及时反馈相关预算执行监督成果,进一步扩大了预算执行监督工作成效。
三、做好“用”的文章,进一步放大常态化监督效用
一是坚持查调结合,助力完善常态化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常态化监督工作站位高、渠道广、力度大、落点深的优势,紧密结合监管局政策监督职能,不仅监督各类资金使用,更将监督作为完善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渠道,汇总全省情况,反映预算执行落实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难点、堵点,分类提出对策建议。如针对自动预警规则有效性问题,今年以来通过联合监管向财政部提出完善预警规则建议20余条,助力财政部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建设。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地方强化财政科学管理。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是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的重要抓手。紧盯精细化管理,通过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推动财政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如在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监管中,对基层单位会计管理、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紧盯重点领域,围绕落实过紧日子、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健全预算管理链条等重点领域,对各地各部门线上开展监控,发布预警,督促地方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预算执行监督新路径。通过多年探索实践,预算执行监督逐步形成体系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工作流程,但制度建设、监管手段创新、监督效果提升还需要完善,浙江监管局主动求变,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融入浙江省数智化财会监督大趋势,在协同联管上更进一步,再深化效能上再深一层,通过联管、联建、联通,压实前端、中端、末端责任,推动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财经纪律“红线”意识。
上一篇:河北:“三举措”扎实做好 中央驻冀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监管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