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专家谈2005年财务管理新变化(1)
录入时间:2004-12-2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4/2004信息】 今年财务管理变化很大,下面按章节顺序
做简要阐述: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变化1:首先调整了节的顺序:
即把去年第四节前移变为第二节,去年第二三节顺延为第三四节。
变化2:在第二节法律环境中进行了税收法规的如下修改:
税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征纳关系及其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
国税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
计税依据、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法律责任等。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
和个人所得税等。
变化3:在金融工具一章增加了金融工具这个以前没有的如下内容:
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
的合法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效力。金
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四个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按其期限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前者主要有商业票据、
国库券(国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后者主要是股票和债券等。
变化4:金融市场里面的内容也做了如下修订:
(1)金融市场的含义与要素
金融市场是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外汇和金融衍生品买卖,以及同业之间进
行货币借贷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有:市场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和组织形式。
(2)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期限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即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或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
变化主要在第二节:
变化1:首先是风险的概念中增加了风险构成因素。
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所构成。
变化2:风险的类别也做了新的划分:
(1)按照风险损害的对象,可分为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2)按照风险导致的后果,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3)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4)按照风险能否被分散,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5)按照风险的起源与影响,可分为基本风险与特定风险(或系统风险与非系
统风险);企业特定风险又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变化3:增加了风险对策的如下内容:
(一)规避风险
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项目,
以规避风险。例如,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
项目。
(二)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
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
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相机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
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三)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项目,企业应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
险。如向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
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四)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
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
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三章 企业筹资方式
变化1:增加了企业筹资的动机。
企业筹资的动机可分为四类:设立筹资、扩张筹资、偿债筹资和混合筹资。
变化2:增加了筹资的分类新内容:
(1)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
(2)按照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3)按照资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分为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
(4)按照筹资的结果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反映,分为表内筹资和表外筹资。
(5)按照所筹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资金筹集与长期资金筹集。
变化3:筹资方式中增加了杠杆收购。
变化4:取消了吸收投资的程序。
变化5:增加了股票的特征。
股票作为一种筹资工具,具有法定性、收益性、风险性、参与性、无限期性、可
转让性和价格波动性等特点。
变化6:增加了股票的分类。
按股票发行时间的先后,可将股票分为始发股和新发股。
变化7:增加了股票价格价值和价值指数相关内容。
(1)股票价值
股票的价值有票面价值、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和市场价值。
(2)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股票价格就是股票交易价格。广义的股票价
格则包括股票的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两种形式。股票交易价格具有事先的不确定性和
市场性特点。
(3)股价指数
股价指数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
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简单算术平均法、综合
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综合法等。
变化8:去掉股票发行的目的。
变化9:增加股票发行价格和股票发行方式如下:
股票发行价格
股票的发行价格有等价、时价和中间价。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股票不准折
价发行。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市盈率法、净资产倍率法、竞价确定法和现金流
量折现法等。
股票的发行方式有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公募发行有自销方式和承销方式,承销
方式具体分为包销和代销。
变化10:去掉股票上市的条件。
变化11:增加发行优先股的动机。
企业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包括:防止股权分散化;调剂现金余缺;改善资本结构;
维持举债能力。
变化12:增加如下内容:
(一)认股权证的含义与特点
认股权证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能够按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购买一定数
量该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凭证。
认股权证的特点:
(1)认股权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手段,对于公司发行新债券或优先股股票具
有促销作用。
(2)持有人在认股之前,既不拥有债权也不拥有股权,只拥有股票认购权。
(3)用认股权证购买普通股票,其价格一般低于市价。?
(二)认股权证的种类
1.按允许购买的期限长短,分为长期认股权证与短期认股权证。
2.按认股权证的发行方式不同,分为单独发行认股权证与附带发行认股权证。
3.按认股权证认购数量的约定方式不同,分为备兑认股权证与配股权证。
(三)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
认股权证的基本要素包括:
(1)认购数量;
(2)认购价格;
(3)认购期限;
(4)赎回条款。
(四)认股权证的价值
认股权证有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之分。其理论价值可用下式计算: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普通股市场价格-普通股认购价格)×认股权证换股比率
影响认股权证理论价值的主要因素有:
(1)换股比率;
(2)普通股市价;
(3)执行价格;
(4)剩余有效期间。
认股权证的实际价值是认股权证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或售价。认股权证的实
际价值大于理论价值的部分称为超理论价值的溢价。
(五)认股权证的作用
1.为公司筹集额外现金。
2.促进其他筹资方式的运用。
变化13:增加债券偿还方式和债券付息的规定如下:
债券偿还时间按其实际发生与规定的到期日之间的关系,分为到期偿还、提前偿还与
滞后偿还三类。到期偿还包括分批偿还和一次偿还两种。提前偿还又称提前赎回或收
回。赎回有强制性赎回、选择性赎回、通知赎回三种形式。滞后偿还有即转期和转换
两种形式。
债券的付息主要表现在利息率的确定、付息频率和付息方式三个方面。利息率的确定
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形式。债券付息频率主要有按年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
付息或按月付息和一次性付息(利随本清;贴现发行)
变化14:增加可转换债券内容如下:
1.可转换债券的性质
可转换债券赋予持有者一种特殊的选择权,即按事先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将其转换
为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在转换权行使之前属于公司的债务资本,权利行使之后则成为
发行公司的所有权资本。
2.可转换债券的要素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包括:基准股票、票面利率、转换价格、转换比率、转换
期限、赎回条款、回售条款、转换调整条款或保护条款。
3.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
(1)可转换为普通股,有利于稳定股票市价;
(2)利率低于普通债券,可节约利息支出;
(3)可增强筹资灵活性。
缺点:
(1)若股价低迷,面临兑付债券本金的压力;
(2)存在回售风险。
变化15:增加了杠杆收购筹资相关内容。
(1)杠杆收购筹资的含义
杠杆收购筹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
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筹资
活动。
(2)杠杆收购筹资的优缺点
杠杆收购筹资的特点和优势:
1)杠杆收购筹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
2)以杠杆筹资方式进行个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3)对于银行而言,贷款的安全性保障程度高;
4)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筹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即所收购企业的资
产增值;
5)杠杆收购,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3)杠杆收购筹资的模式
常见的杠杆收购筹资模式主要有典型的杠杆收购筹资模式、杠杆收购资金结构调
整模式和杠杆收购控股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