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发现规律 巧算合并价差

录入时间:2003-06-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9/2003信息】 在实务中,有很多会计人员对合并会计报 表的相关合并和抵销分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应记入什么科目,而不知道为什 么记入该科目和应记入的金额。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谈谈合并会计报表 中“合并价差”科目的核算。   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合并价差”科目作为长期投资的调整科目,列示于长期投 资科目之下。产生合并价差的原因是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第三音以高于或低于子 公司证券发行价格的价格取得子公司证券。   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中涉及到“合并价差”科目的有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进 行探讨。   母公司长期段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抵销   我们知道,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 所占的份额之间存在差额,应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将差额部分记入“长期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并按一定的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编制 的母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中“合并价差”的金额 等于“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期末余额。在大部分的书本上都提倡采 用倒推法来确定“合并价差”的金额,其具体做法是:先将子公司的净资产(多个子公 司即为汇总数)抵销;再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转平(注意:必须是合并范围的 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是子公司的净资产与少数股权比例的乘积;最后倒推出 合并价差。   笔者认为,既然两科目之间存在严密的勾稽关系,就没有必要采用倒推法,而且 倒推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即如果先计算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错误,那么,推 出的“合并价差”金额也必然错误,但编制人员并不容易发现该错误。因此,笔者建 议编制该笔抵销分录时,直接从报表上获得子公司净资产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金 额,从“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的明细账上获得“合并价差”科目的金额, 再将计算出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与倒推出来的“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相互验证, 以保证分录的正确。 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间的长期债权和债务项目的抵销   这时,“合并价差”科目金额的确定既涉及债券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产生的长期 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期末余额,也涉及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产生的应付债券溢折价 的期末余额。下面举例来说明这种情况下的勾稽关系。   S公司为P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批准于2002年1月1日发行2年期公司债券。债券面 值为200万元,年利率为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价格为212万元(假设不考虑发 行费用),发行收入全部收到并存入银行。P公司于2002年7月1日购买了S公司发行的全 部债券的40%,实际支付价款85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费用),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为 简化核算,P公司和S公司均在每年年末结账时计算债券应计利息、摊销债券溢折价, 债券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要求:编制P公司2002年年末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 内部应付债券和长期债权投资的相关抵销分录。   (1)S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12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债券溢价 12   借: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6(12÷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200×5%)   (2)P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2(80×5%×1/2)     --债券投资额(溢价)  3    贷:银行存款  85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2(80×5%×1/2)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1(3÷3)      投资收益       1   (3)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   由上面的分录可以计算出:S公司“应付债券”的期末余额=216万元,抵销分录 中的应付债券金额应为216×40%=86.4万元;P公司“长期债权投资”的期末余额= 86万元;合并分录中“合并价差”的金额=母公司“长期债权投资--溢价”科目余额- 子公司“应付债券--债券溢价”科目余额×母公司购买比例=(3-1)-(12-6)×40% =-0.4(贷方)。   借:应付债券  86.4    贷:长期债权投资  86   合并价差  0.4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由上可知,“合并价差”科目的核算并不是没有严格的勾稽关系,而是有规律可 循。只要我们按规律进行核算,就可以避免错误,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c20030604014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