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CPA考试辅导--会计(第1-3章)
录入时间:2003-06-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9/2003信息】 第一章 总论
一、考试出题分析
本章不是重点考试的章节。从历年试题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客观性题目中,主要
考核点是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问题。其试题分数为2分左右。
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要求考生了解会计核算前提的前三个内容;在全面掌握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内容
和要求基础之上,重点掌握一贯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
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几个内容往往结合以后各章的内容在客观题中出现。
三、典型例题分析
1.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 )。(多选题)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
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按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D
解析: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一般来说,两种情况下可以改变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
计政策,例如A选项;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例如C选项。
2.下列经济业务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处理的是( )。(多选题)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管理
B.A企业、B企业对甲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A企业、B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70%
和30%,则B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
C.向F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0天,不满意可以退货,则在已发
出商品并收到货款时不确认收入
D.两个企业有一位共同的董事,该董事能同时对两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虽然他
们之间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但是也应当将这两个企业视为关联方
答案:ABCD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必须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核算,而不应当
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考试出题分析
本章不是重点考试的章节。从历年试题情况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出题集中在: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带息应收票据的有关核算;票据贴现的处理;有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认。会计账务处理题和综合题中,直接涉
及本章的考题基本没有。所占分数较少。
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应收票据的核算
(1)应收票据的计价。取得应收票据时,一般应按其面值入账;带息应收票据应于
期末(即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提利息,增加应收票据
的账面余额。
(2)应收票据转让的核算方法。
(3)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要注意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若为带息商
业汇票,则按票据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
(4)应收票据的贴现。
2.应收账款的核算
(1)《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坏账损失确认的规定。例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计提坏账准备的限制、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等等。
(2)备抵法坏账准备的核算。
三、典型例题分析
1.AS企业2002年10月20日收到一张带息应收票据,期限6个月,面值150000元(含
税),票面利率6%,贴现利率8%。2002年末计息后,于2003年1月26日贴现,该应收
票据贴现时收到的贴现净额是( )。
A.154500元 B.150000元
C.151616元 D.151650.33元
答案:C
解析:计算过程如下:
到期值=150000+150000×6%×(6/12)=154500;
到期日:4月20日;
贴现日数:1月26日~4月20日,共计84天;
贴现利息=154500×8%÷360×84=2884;
贴现净额=154500-2884=151616
第三章 存货
一、考试出题分析
本章试题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内容主要是存货的计价。单选题一般考核存货取得
时的入账价值,各种计价方法下发出存货的成本,期末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计算等
内容。多选题一般考核存货构成的具体内容,各项税金对存货成本的影响等。存货也
是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中的基本内容,例如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存货的交易、
债务重组中以存货抵债、销售实现时与存货成本配比确认损益等等。近三年考试中,
本章客观题分值一般在5分左右。
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基础。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要
牢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注意从选择题方面掌握。近几年试题中几乎年年有这方面的
内容。
2.掌握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的确定。这些内容应结合以后各章中有关存货的
核算,包括: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存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通过债务
重组取得的存货成本、接受捐赠的存货成本、盘盈的存货成本等等。
3.存货发出的主要计价方法中,要特别注意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
内容中的计算型单项选择题。近几年试题中几乎年年有这方面的内容。
4.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要特别关注“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1)如果为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
=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2)如果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可变现
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3)如果属于按定单生产,则应按协议价而不是估计售价确定可变现净值。
三、典型例题分析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装卸
费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
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元。(单选题)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答案:C
解析:5000×12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
本每吨为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
102000元,增值税额为17340元。另发生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
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
差异(超支)为( )元。(单选题)
A.1099 B.1199
C.16141 D.16241
答案:B
解析:(102000+17340+1400+359)-5995×20=1199元
3.某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0年12月31
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
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
司以前年度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
万元。(单选题)
A.0 B.4
C.16 D.20
答案:B
解析:(1)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8=52;(2)产品的成本=40+16=76;(3)由
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2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76万元,表明半成品应该按可变现净值
计量;(4)半成品可变现净值=60-16-8=36;(5)半成品应计提的跌价准备=40-36
=4
4.企业对于下列已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应当
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多选题)
A.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B.因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因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D.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答案:ABC
解析: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一般数额较大,计入“营业外支出”。
(c200306040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