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一)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录入时间:2003-05-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2/2003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C 6.D 7.C 8.C 9.D 10.A 11.D
12.B 13.D 14.A 15.A 16.A 17.D 18.A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C、D 3.A、B、C、D 4.A、B、C 5.A、B、C 6.A、B、C、D
7.B、C、D 8.B、C 9.A、B、C、D 10.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分析题
1.A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单位:元):
6月30日销售商品,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46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贷:库存商
品30000。
7月15日向银行贴现时:到期值=46800×(1+6%×90÷360)=47502;贴现利息
=47502×8%×75÷360=791.7;贴现净额=47502-791.7=46710.3。借:银行
存款46710.3,财务费用89.7;贷:应收票据46800。票据到期后,B公司无款支付,
A公司收到银行支款通知时:借:应收账款47502;贷:银行存款47502。
B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6月30日收到材料时:借:原材料40000,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贷:应付票据46800。票据到期,B公司无款支付时:
借:应付票据46800,财务费用702;贷:应付账款47502。
2.(1)本月份原材料成本差异率=(-900+8100)÷(60000+300000)×100%=2
%。
(2)本月领用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50000×2%=1000(元)。借:生产成
本1000元;贷:材料成本差异1000元。
(3)本月领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50000+1000=51000(元)。
(4)月末结存原材料实际成本=(60000+300000-50000)+(-900+8100-1000)
=316200(元)。
3.2001年1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20;贷:银行存款120。
2001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B公司10;贷:长
期股权投资——B公司10。
2002年1月1日再次投资时:
第一,对原按成本法核算的对B公司投资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原投资的账面价
值。
2001年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120-1000×10%=20。
2001年应分摊的股权投资差额=20÷10=2。
2001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10%=8。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8-2=6。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90(120-10-20)、——B公司(股权投资
差额)18(20-2)、——B公司(损益调整)8;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10(120-
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第二,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232;贷:银行存款232。
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232-(1000-100+80)×20%=
36。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6;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成本)36。
分摊2002年的股权投资差额=(18+36)÷9=6。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6;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
计算2002年的投资收益=120×30%=36。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
整)36;贷:投资收益36。
4.(1)2002年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12月10日收到B公司预付价款时:借:银行存款400;贷:预收账款——B公司400。
12月30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发出电梯时:借:发出商品600;贷:库存商品
600。借:应收账款——B公司136;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2)2002年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12月5日销售商品时:借:应收票据——C公司72.2;贷:主营业务收入60,应
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银行存款2。借:主营业务成本40;贷:库
存商品40。
C公司尚未提取的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在备查簿登记。
(3)2002年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12月15日销售商品时:借:应收账款——D公司23.4;贷:主营业务收入20,应
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发生销售折让时: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
34;贷:应收账款——D公司2.34。
收到商品价款时:借:银行存款21.06;贷:应收账款——D公司21.06。
五、综合题
1.(1)2001年1月1日取得甲专利权,借:无形资产——甲专利权202万元;贷:
银行存款202万元。
(2)2001年12月31日摊销甲专利权,借:管理费用20.2万元;贷:无形资产——
甲专利权20.2万元。
(3)取得2002年甲专利权的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60万元;贷:其他业务收入
60万元。
(4)摊销无形资产及计算税金,借:其他业务支出23.2万元;贷:无形资产——
甲专利权20.2万元,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3万元。
(5)处置甲专利权,借:银行存款160万元,营业外支出9.6万元;贷:无形资产
——甲专利权161.6万元,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8万元。
(6)交换取得乙专利权,借:无形资产——乙专利权50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
50万元。
(7)计提乙专利权2001年的摊销(6个月),借:管理费用5万元;贷:无形资产—
—乙专利权5万元。
(8)计提乙专利权的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25万元;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5万元。
(9)计提乙专利权2002年的摊销,借:管理费用4.44万元;贷:无形资产——乙
专利权4.44万元。
(10)2002年12月31日减值准备的恢复,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5万元;贷:营业
外支出25万元。
(11)2003年4月1日处置乙专利权,借:银行存款40万元,营业外支出2.56万元;
贷:无形资产——乙专利权40.56万元,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2万元。
2.(1)①商品发出,借:发出商品350万元;贷:库存商品350万元。
收到预收款,借:银行存款250万元;贷:预收账款250万元。
增值税转账,借:预收账款85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万元。
②确认收入,借:应收票据72.2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60万元,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万元,银行存款2万元。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40万元;贷:库存商品40万元。
③不确认收入,借:发出商品3500元;贷:库存商品3500元。
结转增值税,借:应收账款850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元。
④商品发出,借:银行存款234万元;贷:库存商品14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万元,待转库存商品差价60万元。
摊销回购的加价,借:财务费用10万元;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10万元。
⑤转让无形资产,借:银行存款10万元;贷:无形资产6万元,应交税金——应
交营业税0.5万元、——应交城建税0.035万元,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0.015
万元,营业外收入3.45万元。
⑥支付有关费用,借:营业费用5万元,管理费用8万元,财务费用2万元;贷:
银行存款15万元。
票据贴现利息,借:财务费用1万元;贷:应收票据1万元。
⑦计提存货珐价准备,借:管理费用15万元;贷: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
(2)主营业务利润=60-40-(85+10.2+0.085+34-10)×10%=20-11.
9285=8.0715(万元),其他业务利润=0;营业利润=8.0715-(5+23+13)=
-32.9285(万元);利润总额=-32.9285+3.45=-29.4785(万元)。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0+234-15-2=467(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