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谈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核算

录入时间:2003-04-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5/2003信息】 摘要: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在企 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因此,无形资产如何确认、计量、核算显得非常重 要。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并且在企业 发展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取得的时间很难准确预 测,超额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会计核算以有形资产为核心, 不确认无形资产或虽确认但低估无形资产,而在无形资产占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若 仍以确认计量有形资产的规则去套用无形资产,将会导致决策失误。因此进行正确的 科学的确认、计量、核算无形资产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就某一会计事项的确认而言,必须同时符合 以下四条:可定义、可计量、相关性和可靠性。那么,研究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先从无 形资产的定义人手。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 理的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 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 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无形资产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实物形态,体现的是一种权力或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它没有实物形态,但却有价值,或者能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一般水平的盈利能力。 无形资产特点之二是能够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 些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其预期的获利能力不能 准确地加以确定。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不能代表其经济价值。无形资产特点之三是企业 有偿取得的。只有花费支出的无形资产,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 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一)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也就是说,某个项目要确认为无形资产,首 先必须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其次还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企业能够控制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 这虽是企业一般资产所具有特征,但对于无形资产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说, 如果企业有权获得某项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则说明企业控制了该无形资产产 生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企业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定了 协议,使得企业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比如:企业自行研制的专利技术通过申请 依法取得后在一定期限内便拥有了该专利的法定所有权。又比如:企业与其他企业签 定合约,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其拥有的商标权。由于合约的签定,使商标使用权 受让方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经济效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要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 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实施职业判断。在实施这种判断时,需要考虑相 关的因素。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的硬件设备、 相关的原材料等来配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外 界因素的影响,比如,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技术或赖以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等,是否存在 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冲击。总之,在实施判断时,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 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稳健的估计。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企业自创的商誉在形成过程中发 生的支出难以计量而不能做为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只有外购的商誉才符合无形资产的 定义,才能予以确认,即只有一个企业外购另一个企业时,才能将商誉做为无形资产 进行核算。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无形资产的计量是指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 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购入的无形资产核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铵投资各方面确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 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 成本。   企业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应收债权的账 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如收到补价的,接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 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支付补价的,铵应收债权的账面价 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实际成本。如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 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 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 产,即以现金支付或收到的补价,但补价等于或低于25%。   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以及将以固定或可收回的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 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 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 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在确定补价等于或低于25%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 公允价值的比例计算确定;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 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换出资产应当确认的收益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应当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  接 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如捐赠方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捐赠方没有提供凭据的,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 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 律师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与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 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已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 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 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无形资产的核算   (一)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能在较长时间里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无形资产通 常也有一定的有效期限。企业应当自取得无形资产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 计入管理费用。   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 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 效年限;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 10年。   (二)无形资产的转让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其所有权,二是转让其使用权。   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即为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 款”等科目,按该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无 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金”等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或“营业外支出-出 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   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出让方仍保留对该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仅将部分使用 权让渡结其他单位或个人,受让方只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无权转让。转让 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计入“其他业务 支出”,不能注销无形资产摊余价值。   (三)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度终了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 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他账面价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惜记“营业外支 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已计提减值准备 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惜记“无形资产减 值准备”,贷记“营业外支出一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已 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