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制定产品标准成本应考虑的因素

录入时间:2003-04-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5/2003信息】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标准成本是实行标准 成本制度,准确计算利润和衡量生产耗费的关键。制定的标准成本过高,则容易高估 存货和利润,并因轻易达到、没有竞争性而丧失激励作用;制定的标准成本过低,则 又容易低估存货和利润,并因难以完成、挫伤职工的积极性而不利于考核。为此,财 务部门应会同生产、质量、人力资源及供应等部门反复协商,多方平衡,在参考历年 实际耗费水平和董事会下达的目标基础上,制定出下一年度的标准成本,作为考核生 产耗费和计算企业利润的标准。据此,笔者认为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应考虑以下因素:   1.工作中心清单。工作中心是在编制生产计划和控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本生 产单位。每个生产部门可分为逻辑上的多个工作中心,一个工作中心是一个部门中的 特定生产单位,它由一人或多人、一台或多台设备组成。对于为转包工序提供外协加 工的供应商,均应视为一个工作中心。对于划分好的工作中心还应进行有规律的编号, 以便使用。正确的划分工作中心,对于编制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耗费及准确计算产 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核算情况和管理要求来进行。   2.工作中心的功率及在不同状态下的功率。每个工作中心设备的能源消耗是影 响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为每个工作中心的所有设备安装一个电表和水表,可以测量 出加工不同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如果一个工作中心在一个月内加工几类产品,由于加 工不同产品同一个工作中心的工作功率是不同的,并且不同产品的加工时间也是不同 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有的电表及测量设备统计不同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就比较困 难。简单且合理的方法是:利用产品的标准加工时间和该工作中心在加工该产品时的 标准功率为权数,分摊该工作中心电表所统计的用电数量。准确测量工作中心设备在 保温状态和加工不同产品时的功率,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报价的前提。为简便起见 ,如果工作中心设备在不同状态下的功率变化较小,且对成本的准确性影响不大,可 以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平均功率作为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依据。   3.工作中心设备开机的平均时间分布。由于电力公司在不同的时间内实行不同 的电价收费标准,且波峰和波谷、白天和夜间的电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充分 利用电价较低的波谷和夜间时间安排生产计划,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而制定产品标准成本、编制企业预算时,必须考虑工作设备开机的平均时间分布, 作为计算平均电价的标准。当然,如果能准确记录每一种产品是在哪一个收费区加 工的,据此计算的产品实际能耗是相当准确的,但因具体操作困难较大,故难以实行。   4.计算电费的平均单价。电费的平均单价不仅受工作中心设备开机的平均时间 分布影响,而且也受到传输过程中的线损和变电站耗电水平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 措施降低线损和变电站耗电水平是提高能耗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 基础上,还要预测电价的走势,就可以计算出电费的平均单价。   5.测量各工作中心的厂房面积。在会计实践中,通常采用每个工作中心的厂房 占用面积来分摊厂房、建筑物的折旧费。据此,财务部门可以根据项目工程部门提供 的每个工作中心厂房占用面积,计算各自应分摊的厂房折旧费。当然,变动成本法就 不存在折旧费用的分摊问题了。   6.产品的工艺流程漓单。工艺流程是制造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过程或步骤,一般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每个工序包含一个或多个工作中心,同时提供有关制造 产品或零件所需要的加工时间和加工的成品率等资料。为每个零件或产品制定出详细 而合理的工艺流程,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加强车间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7.替代设备和替代工序研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或设备等 原因,经常存在利用替代设备或替代工序进行加工产品的情况。加强替代设备和替代 工艺的研究,对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 也是制定标准成本所应考量的一个因素。   8.编制产品的物料清单。产品物料清单标识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和组装配件的类 别、数量以及在该产品的工艺流程中的哪一道工序投入。它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 决定着产品成本的高低。实践中包装物列入产品物料清单,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组成 部分计入物料消耗。对于租用或者自制的可周转使用包装物,由于使用期限较长,可 按“五五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摊销其价值,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组成部分。   9.原材料单位产品的消耗及配料。原材料单位产品的消耗表示加工单位产品所 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标准单耗不仅要从工艺的角度考虑,而且应该给予一定的宽放 率,因为加工过程中的浪费是难以避免的。加工过程中原材料配比也是影响成本的重 要因素,如果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原材料的配料比例,它可以降低 产品成本。   10.原材料的切裁率和利用率。如果原材料在投料过程中存在切裁问题,则原材 料的单耗主要受切裁率的影响。原材料利用率不仅受原材料切裁率和原材料单耗的影 响,而且也受到产品成品率的影响,它是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最终利用率。原材料 的单耗是一个绝对值指标,而原材料的切裁率和利用率是一个相对值指标。   11.替代原材料研究。加工过程中,由于指定的原材料短缺或出于降低成本的需 要,往往采用替代原材料,所以制定标准成本就必须考虑替代原材料的问题,由此在 标准成本系统中也就产生了替代差异。一方面由于使用替代原材料改变了原有的原材 料单耗,另一方面是替代原材料与被替代原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不同。所以,加强替 代原材料和替代差异的研究,对于企业加强存货调度、控制原材料的消耗具有不可低 估的意义。   12.原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制定原材料的标准采购成本应注意的是,如果同一 种原材料向多家供应商采购且采购价格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应以各家供应商的供应份 额为权数来计算该种原材料的平均采购成本。当然,在满足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应提高价格低的供应商的供货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应该定期分析由于供货 份额的变化对平均采购成本的影响。如果是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还应该考虑汇 率的影响,通常是采用经董事会批准的预算汇率。   13.零件及产成品的成品率。零件及产成品的成品率也称为合格率。严格地讲, 返修品和退货产品并不属于合格品。为满足不同需要和反映真实的质量状况,我们可 以计算返修前的成品率、返修后的成品率和退货后的成品率。   14.零件及成品在工作中心上的循环时间。在理论上,零件及成品在工作中心上 的循环时间是指某工作中心加工前后两件(次)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计算产品成本 时,零部件的加工时间一般并不直接采用循环时间,而是用循环时间加上生产设备时 间和各种停机时间。制定标准成本时,用该零件在工作中心上的循环时间除以该工作 中心的标准开机率,而实际成本的计算就采用实际所花的开工时间。   15.每个工作中心的人员配置。每个工作中心的人员配置数量是否合理,应该配 置怎样的员工,这是保证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16.每个工作中心的小时工资率。从理论上讲,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该属于变动成 本。但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计时的工资形式,而不是计件工资制,严格说来,生 产工人的工资应属于固定成本。一旦实际产量达不到预算产量,则会出现人工的不利 差异,这是在成本分析中应该引起充分注意的。   17.每个工作中心的开机率。设备的开机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期内总的运转时间 占该期间该设备总的开工时间的比率,它是衡量设备利用水平的一个指标,也是反映 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影响设备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既定的 设备性能下,开机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产量的多少,它同设备循环时间一样,牵涉的方 面也很多,如设备负荷、生产计划、产品报价等等。同样,它也成为标准成本中的一 个重要参数。(l20030213)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