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府预算收支测算方法的应用
录入时间:2003-03-17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7/2003信息】 政府预算,也叫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财政
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过程,通常可分为预算的测算、编制、审批、执行和政府决算五个步骤。
在公共财政导向下,按照预算改革的要求,为保证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众意愿的真正
实现,提高预算执行的严密性和严肃性,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将会逐渐分离,
管编制的不管执行,管执行的不管编制,相互间要形成一种制约。同时,还将建立和
发展一套监督系统,独立地行使其监督职能。
所谓预算收支测算,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和预算定额,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各项
预算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测算,以能为正确编制预算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对
各项预算收支进行测算时,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匡算,即采取“算大账”的方法确定
下一年度的各项预算收支数额。第二步再根据有关指标和预算定额,分部门、单位对
各项预算收支指标逐项进行测算,以求得更为准确的预算指标数额。通常采用的测算
方法有系数法、定额法、比例法、因素分析法、综合法等。现就以上五种方法的应用
分述如下:
一、系数法
系数法是指利用预算收支数与国民经济有关数量指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系数),
根据已知的一项指标求得另一项指标的方法。
在预算收支测算中,使用的系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两项指标的绝对额相比求
出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系数=同期预算收支统计数/同期有关经济指标统计数×100%
利用已知系数和有关指标测算收支数的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支测算数=有关经济计划指标×系数
[例]设本年度某市的国内生产总额GDP为350亿元,财政收入总额为56亿元,则其
系数为:56/350×100%=16%
设该市下年度国内生产总额的计划数为380亿元,按16%的比例系数计算,则下
年度的财政收入总额测算数为:380×16%=60.8(亿元)
另一种是以两项指标增长速度相比求出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支增长速度=有关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系数
下年度预算收支测算数=本年度预算收支完成数×(1+预算收支增长速度)
[例3设本年度国内生产总额增长速度为8%,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为11%,则其
系数为:11%/8%=1.375
若本年度完成财政收入总额为300亿元,下年度计划经济增长率为8.3%,则下
年度财政收入总额测算数为:
下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增长速度=8.3%×1.375=11.41%
下年度财政收入总额测算数=300×(1+11.41%)=334.23(亿元)
在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项目是税收收入,测算税收收入时,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应纳税额=上年度实际应纳税额×(1+计划年度应纳税额增长率)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二、定额法
定额法是指利用各项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指标的变化,测算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
一种方法。所谓预算定额,是指国家对某些预算收入或支出项目,按特定的计量单位
确定的收支定额。实际工作中,有些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的执行情况确定的。根据预算
定额和计划年度有关经济指标的计划数,即可预测计划年度的预算收支数。其计算公
式为:
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测算数=有关经济指标计划数×预算定额
[例]某省级机关现有离休干部15人,其级别人数和规定的公用经费标难为:厅局
级3人(600元/人),处级6人(400元/人),一般干部6人(300元/人);特需经费为
150元/人。则计划年度以上两项经费开支为:
计划年度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开支数=(3×600)+(6×400)+(6×300)=6000(元)
计划年度离休干部特需经费开支数=15×150=2250(元)
三、比例法
比例法是指利用某一项局部占全部的比例,并根据其中已知的一项指标求得另一
项指标的一种方法。比例法既可根据单项预算收支占预算收支总额的比例和本年度单
项预算收支数求得预算收支总额,也可根据预算收支总额求得单项预算收支数。其计
算公式为:
某项预算收支占总收支的比例=同期某项预算收支数/同期预算收支总额×100%
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支数=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总额×该项预算收支占总收支的比
例
或:
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总额=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支数/该项预算收支占总收支的比
例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本年度实际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下年度经济发展的形势
和任务要求的变化,预测各种变化因素对预算收支增减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其计算
公式为:
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支数=上年度实际完成数±各种增减因素对该项收支的影响
[例]某大学本年度实际支出9500万元,下年度计划减少专科生100人(年经费0.3
万元/人);增加本科生60人(年经费0.4万元/人),硕士研究生15人(年经费0.5万
元/人),博士研究生3人(年经费0.6万元/人)。另需购置计算机等设备200万元。
则(不考虑其他影响):
下年度教育事业费计划支出数=9500-(100×0.3)十(60×0.4)十(15×0.5)
+(3× 0.6)十200=9703.3(万元)
五、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综合利用上述方法预测下年度预算收支数的一种方法。例如,利用系
数法和因素分析法来综合预测下年度的预算收支,则其计算公式为:
下年度预算收支测算数=本年度预算收支完成数×(1+预算收支增长速度)±各
种增长因素的影响
[例]某科研所本年度科学事业费支出为900万元,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下年度
因需完成两个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增加20万元。则:
下年度科学事业费计划支出数=900×(1+2%)+ 20=938(万元)
从以上五种测算方法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算时都离不开历史数据--
基数,故这些测算预算收支的方法,可统称为基数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所掌握
有关指标的计算资料和要求,灵活应用,要保证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必须注意,在政府预算支出测算中,按照公共财政在分配顺序上的要求,应该是
在满足国家机器的基本运转需要之后,首先要满足公共需要,即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共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工程等。对这些财政支出进行测
算时,通常采用收入--成本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待后再专文介绍。
(bf200302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