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录入时间:2003-03-17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7/2003信息】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一般具有特定的收入来源渠道,又有国家财政支持,旱涝保收。在市场 经济情况下,相对社会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而言,创收和节支的压 力较轻,财务管理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收支平衡。   随着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统收统支”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体制,收入全 额上交,开支根据“零基预算”核定计划,对各项经营活动收支也纳入了预算管理, 实行“自收自支,节余分配,超支不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一些财务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单位事业经费支出失控,超支严重。收入被挪用、拖欠 现象时有发生。经营活动效益不高,欠债和亏损较多。自有资金积累较少,单位发展 后劲不足。单位财务工作停留在日常会计核算,缺乏对经济活动合法性和效益的监控, 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对管理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管理决策的目标和任务   管理决策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协调,以解决单位 长远、总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实现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利用效果,保 证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物资保证和资金保障。   (二)财务分析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是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系统的方法,采用特定的财务分析 指标,对单位财务状况和业绩成果所进行的比较和评价。通过科学客观的财务分析方 法和指标体系,能反映出单位基本财务状况,提供财务管理各方面所需资料,找出单 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寻求对策,以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1.财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各项基础资料   财务分析涉及到单位预算管理、收入支出、定员定额、资产负债、经营活动等各 个方面,需要查阅、收集、整理大量文件和资料,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和控 制,不定期对人员、资产、经营等情况进行调查,为管理决策提供各方面所需的基础 资料。   2.财务分析利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保征管理决策建立在科学客观的 基础上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财务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三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 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另外还有柱形图、圆形图等直观财务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 是对难以用数字或公式来衡量的经济状况,采用文字来说明,是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进 一步补充。   财务分析通过准确的计量模型,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以定性分析方法为辅,定 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保证了依此而进行的 管理决策不受主观因素干扰,客观、规范、公正。   3.财务分析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单位各方面的财务状况   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分析目标是保证收支平衡,包括预算收入分析和预算支出分 析。预算收入分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①经费自给情况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十经营收入十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十其他收入)/(事业支 出十经营支出)。经费自给率是对衡量单位经费自主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对单位整体 财务状况的反映。经费自给率越高,单位自筹资金能力越高,对财政和上级部门依赖 程度越低,说明其多渠道筹资机制健全。   ②支出结构情况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人 员支出指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方面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 用经费指单位用于公务活动和事业发展方面支出,主要包括公务费、设备费、修缮费 等。人员支出合理比例为40%,公用支出合理比例为60%。如果偏离这个界限,说明 单位支出结构不合理。   ③收入、支出预算完成情况   有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如果不能完成计划,按规定就要从核定拨款计划中扣除。 如果能够超额完成计划,可按规定的节余分配方案,增加单位专用基金积累。通过 对收入预算分析,能够提供收入完成率和未完成计划金额,以及预算未完成的原因。   事业单位规费收入由于受到管辖区域地理条件、经济环境的限制,增收弹性有限。 在目前各事业单位经费都紧张的情况下,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落实到控制开支上, 对支出进行预算分析,寻找节省开支的途径是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   支出分析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单位基本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在保住职工工资、 维护职工福利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 上,要办大事,多为职工谋福利。   资产、负债情况。固定资产分析目标是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和职工生活提供必要 条件的物质基础,主要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结构、技术状况是否能够适应现在 和未来的工作需要。   分析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的主要任务是看有无长期占用资金的现象,以及单 位资产负债率是否合理。   其他财务状况。专用基金分析任务是看专用基金是否按规定用途实行专款专用, 保证用在职工集体福利及设施方面。   三、财务分析是管理决策的依据   1.采取措施增加收入   通过规费收入的分析,如果因为发现个别单位拖欠收入造成收入不能及时完成计 划,则采取派人去催账;如果是因为收费人员错收、漏收造成的,那么就要加强对征 收程序的管理水平,堵塞漏洞。   2.节省开支,防止浪费,合理安排大项开支   通过对支出的财务分析,如果发现某项开支超计划进度,就要对计划归口提出控 制开支的建议;如果某项年终计划已经完成,则要通过归口部门,对有关单位停止经 费报销;如果某项开支不符合有关规定,就应该停止继续开支,或收回款项,必要时 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单位在安排大项开支以前,要对支出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 对计划结余情况进行预测,以保证整体计划不超进度。   3.购置设备,扩大规模   通过对固定资产占用情况的分析,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对设备支出和专用基金进 行分析,如果设备购置计划有剩余,单位工作又确实需要购置设备,就可以决定购置 设备。   4.进行固定资产调出、报废、封存等处理   首先需要对单位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不 同的处理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最经济、有益的方式。   5.对上级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检查、审计,进行事前的准备   事业单位经常面临上级部门的检查,需事前对单位整个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才能及时整改,保证接受检查、审计工作的顺利完 成。 (aj20030213)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