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信息失真查证实务:长期负债信息失真的查证——应付债券信息失真的查证(一)
录入时间:2003-03-12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2/2003信息】 第二节 应付债券信息失真的查证
一、应付债券信息失真的表现
企业应付债券核算失真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隐瞒负债。其具体表现为:
(一)发行价格(入账价格)不正确;
(二)少计或不计应付债券;
(三)利息不按权责发生制核算,人为地调节成本、利润;
(四)溢价、折价不按规定摊销;
(五)在向企业内部职工发行时,人为地提高债券利率,多计成本,少计利润,或
变相搞福利,偷逃税金。
二、应付债券信息失真查证法规依据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有关“应付债券”的核算及账务处理的主
要内容:
(一)核算范围:企业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利息。
(二)企业发行债券时,发行费用的处理原则。
(三)应设置的明细科目:
1.债券面值;
2.债券溢价;
3.债券折价;
4.应计利息。
(四)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债券,其发行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账务处理。
(五)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的账务处理。
(六)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在“应付债券”科目中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
明细科目核算。
(七)按债券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八)企业在发行债券时,应将待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票面利率、还本期限
与方式、发行总额、发行日期和编号、委托代售部门、转换股份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
行登记。
三、应付债券信息失真查证程序
(一)查证目标
1.确定应付债券发行、偿还及计息的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应付债券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应付债券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二)查证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列示债券名称、承销机构、发行日、到期日、
债券总额(面值)、实收金额、折价和溢价及其摊销、应付利息、担保情况等内容,并
与有关的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
2.检查债券交易的有关原始凭证,确定应付债券金额及其合法性。
3.检查应计利息、债券折(溢)价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函证“应付债券”账户期末余额,确定其期末余额的真实性。
5.检查到期债券的偿还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验明应付债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四、应付债券信息失真查证技巧
(一)企业债券发行程序的查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
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
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申请发行债券的公司或企
业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他分支机构报送相关的正式文件:
1.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书;
2.营业执照;
3.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发行企业债券的证明文件;
4.计划部门准予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文件;
5.发行企业债券的章程或办法;
6.企业上下两个年度和本年上一季度经主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鉴证的会计报
表;
7.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查账人员应根据被查证单位发行债券的会计资料及有关文件,验证其是否符合规
定的条件、有无上述合法的批准手续。
(二)企业发行债券利率的查证
企业发行的债券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票面格式应载明的内容,除发行企业的名
称、住址、发行日期与编号、发行企业的印鉴、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章、审批机关批
准发行的文号、日期外,还应包括:
1.债券面值:即债券的到期值,指债券到期应偿还的本金。
2.债券利率:即债券的票面利率或名义利率,是相对于公司债券发行时的市场
利率而言;
债券利率一般用年利率来表示,它可以高于、等于或低于市场利率。但根据国家
规定,债券发行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1.4倍。
3.付息日:债券利息通常半年支付一次,支付的利息金额等于债券面值乘以票
面利率的一半。在两次付息日之间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计提上一付息日到编表日的利
息费用和应付利息。
4.到期日:即偿付债券本金的日期。对于分期偿还的债券,还应注明每次偿还
本金的日期和金额。
在查证中应注意,企业有无为给内部职工优惠或加快发行债券时间,采用折价发
行债券方式,从而变相提高债券利率情况。对此,可查阅应付债券明细账,核实其有
无通过折价发行、变相提高债券利率的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