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中级会计实务(一)》应议探析

录入时间:2003-03-11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1/2003信息】 《中级会计实务(一)》是全国会计专业中 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涉及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 录和报告。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考试,是广大考生尤为关注的问题。   考生首先应熟悉《中级会计实务(一)》课程的命题规律;其次,要全面深入掌握 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勇敢地迎接挑战,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一、2001年和2002年《中级会计实务(一)》考试命题规律   实行会计职称考试后,2001年财政部和人事部首次将《中级会计实务》课分为《 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门课程,因此,这里只对2001年和 2002年考试命题进行分析。   (一)题目类型及分数   《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题目类型及分数如下:   题目类型  2001年  2002年   单项选择题   20   15   多项选择题   20   20   判断题     10   10   计算分析题   20   22   综合题     30   33   合计     100   100   (二)命题规律总结   从2001年和2002年《中级会计实务(一)》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全面考核、重点突出。   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考试范围,同时重点也较为突出。如教材中涉 及的“收入”准则和“投资”准则的内容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合格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是否能从所掌握信息资 料中识别相关信息,从复杂情况中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能否综合 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比较直观的试题相对较少。   3.综合性强。   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 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跨科目的内容占的比重较高,2001 年和2002年试题中的综合题分别为30分和33分足以说明试题的综合性强。   从2001年和2002年考试试题来看,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章节分为三个层次,即很 重要、重要和比较重要。   第一层次(很重要)包括:第六章(2001年16分,2002年15分)、第五章(2001年13 分,2002年19分)、第十二章(2001年一综合题与收入有关,2002年22分,)和第十三 章(2001年23分,2002年18分)。   第二层次(重要)包括:第四章(2001年14分,2002年7分)   第三层次(比较重要)包括:其他各章(各章分数略)。   二、如何学好《中级会计实务(一)》   (一)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教材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指定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答案标准,考生 必须按指定教材的相关内容回答试题中的问题,否则很难得到高分。在看书时,要仔 细做笔记,把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归纳总结,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 对于考试必考的知识点,如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收入的核算等内容,考生一定要 深刻把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考生应合理分配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强 调对教材的研读,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指定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研读教 材主要是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理 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   (二)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规律,掌握问题的关键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考试用书中的很多章节都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其语言精炼、严 密、逻辑性强,提高了教材的档次。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阅读教材带来了 一定的难度。如一些考生对掌握“投资”这章内容感觉比较吃力。实际上,只要善于 总结规律,掌握知识的关键点。这章内容也不难掌握。“投资”这一章内容的重点和 难点内容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现说明如下。   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主要的难点是被投资单位宣告股利时,投资企业 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胜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 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 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胜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 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 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举例说明如下:   甲企业1999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采 用成本法核算。C公司于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C公司 1999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   1999年5月2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应冲减 投资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1、若2000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应收股利1300000×10%=30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300000×10%=40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0+400000 ×10%=40000元   因应收股利累积数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所以应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 10000恢复。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2、若C公司2000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50000万元   应收股利=450000×10%=45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450000×10%=55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0+400000×10%=40000元   累计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为15000元(55000-40000),因已累积冲减投资成本 10000元,所以本期应冲减投资成本5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4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500O   投资收益  40000   3、若2000年5月1日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000元   应收股利=200000 ×10%=20000元   应收股利累积数=100000×10%+200000×10%=30000元   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0+400000×10%=40000元   因应收股利累积数小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所以应将原冲减的投资成本 10000恢复。注意这里只能恢复投资成本10000元,不能盲目代公式恢复投资成本 20000元。在成本法下,投资单位确认的投资收益必须是被投资单位宣告的投资单位 投资后应得的净利。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20000   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1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应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明细科目入手,掌握每 一个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就会把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在权益法下,长期 股权投资应设置四个三级明细科目。即:   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投资成本)   (股权投资差额)   (损益调整)   (股权投资准备)   “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两个明细科目核算的是投资企业投资时采用权 益法核算或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的经济业务事项,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投资时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 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这两个明细账与“投资时点”有关; “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两个明细科目核算的是,因投资后被投资单位所 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调整的数额。其中“损益调整”明细科 目核算的是,被投资单位盈亏和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影响其所有害权益变动,投 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调整的数额;“股权投资准备。明细科目核算的是,投资后因 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影响其所有者权益变动,投资企业按投资持股比例调整的 数额。   (三)理解与做题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典型 的习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中级会计实务(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 泛,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做一些典型题目可以更好地攀握教 材中的重点内容,逐渐总结出考试的重点与规律,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 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做习题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提高应试水平。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 做一些典型的习题,如历年的考题,历年考题最值得研究。当然,考生还应在市场上 选择一本较好的习题集进行练习,但资料不宜过多,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学习, 况且有的习题集质量不高,和命题原则不协调;   三、在学习《中级会计实务(一)》时和应考时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在全面研读教材的同时,考试也应关注教材中的考点,有些考点在每年的试卷上 都会出现,只不过形式会发生变化,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章考试题型就是客观题,考生应关注资产和收入的定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贯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等;第二章考试题型 也是客观题。考生应关注现金收支的有关规定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第三章考试一 般也是客观题,考生应关注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现金折扣的计算和坏账的核算;第 四章考试的题型是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生应关注存货取得时的计价、计划成本法、 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对期末存货的计算、存货的期末计价等内容;第五章是全书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考生应关注短期投资的核算、长期债权投资 的核算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等内容;第六章考试的题型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 题。考生应关注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固定资产改扩建的核算及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计 提折旧的核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等内容;第七章考试 题型一般为客观题。考生应掌握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核算、 土地的使用权的核算、无形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无形资产出售和出租的核算、无形 资产的摊销和无形资产期末计价的核算;第八章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 生应关注应交税金的核算,特别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核算;第九章考试的题 型为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考生应关注应付债券的核算,特别是可转换债券的核算; 第十章考试的题型一般为客观题,考生应关注资本公积的核算,特别是“股权投资准 备“和“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两项不能转增资本;第十一章考试题型一般为客 观题,考生应关注生产成本的核算和期间费用的内容;第十二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 一,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考生应关注特殊销售商品业务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 算、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核算、建造合同的核算、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范围等内 容;第十三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考生应关注资产负债表 中主要项目的确定(如:存货、应收账款、预收帐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等)、利 润表的编制和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计算等内容;第十四章考试的题型一般为客观题。 考生应关注固定资产的核算、对外投资的核算、净资产的核算、收入与支出的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和政府采购业务的核算等内容。   在考试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胆怯心里,认真填写答题卡,仔细阅读试卷, 做题时,合理分配时间,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一题不能错,该 得的分一分不能丢。祝您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注:《中级会计实务(二)》应试探析见下期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