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下):外币业务(二)
录入时间:2003-01-13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3/2003信息】 第一百二十条
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金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
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
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
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释义]本条规定了如何处理外币业务因折合而产生的折合差额。
根据本条规定,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终了时,应当对各外币账户的
期末余额按期末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折算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叫做汇兑损益。
对于汇兑损益,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加以处理。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作为财
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
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主要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兑换业务
企业卖出外汇时,一方面将收取的记账本位币(按照外汇买入价计算)登记入账;
另一方面按照当月基准汇率(也叫市场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基准汇率登记相
应的外币账户。实际收到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付出的外汇按照当日基准汇率或业务
发生当月月初的基准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
企业买入外汇时,一方面将支付的记账本位币(按照外汇卖出价计算)登记入账;
另一方面按照当日基准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基准汇率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实
际收到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付出的外汇按照当日基准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月月初的基
准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
[例1] 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某日将10000美元
到银行兑换成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278元人民币,当日
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为8.28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应在“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中记录美元的减少(按照当日的市
场汇率将售出的美元折算为人民币),在与“银行存款——美元”对应的“银行存款
——人民币”账户中记录人民币的增加(按照当日外汇买入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作
为当期的财务费用。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10000×8.278) 82780
财务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美元(10000×8.28) 82800
(10000美元)
[例2] 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所在当月月初汇率折算,某日需从银行
购买100000港币支付货款,银行当日的港币卖出价为1港币=1.08元人民
币,当日港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为1港币=1.069元人民币,月初基准汇率为
1港币=1.07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应在“银行存款——港币”账户中记录港币的增加(按照月初基准
汇率折算),同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将售出的美元折算为人民币,在与“银行存款
——港币”对应的“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中记录人民币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
额作为当期的财务费用。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港币(100000×1.07) 107000
(100000港币)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00000×1.08) 108000
(二)外币购销业务
企业从国外或境外购买商品或劳务时,按照当日的市场汇率或当月月初的市场汇
率将支付的外汇或应支付的外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以确定购入商品或劳务及债务的
入账价值,同时登记有关账户,如外币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例3] 某企业从香港甲客商进口原材料一批,原材料价款及运费100000
港币,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当日基准汇率为1港币=1.07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
税1819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增值税已经用人民币支付。该企业为一
般纳税企业,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核算。
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100000×1.07) 107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190
贷:应付账款——港币户(100000×1.07) 107000
(100000港币)
银行存款 18190
[例4] 某企业出口某商品500吨,每吨售价200美元,另垫付运费100
0美元,货已发出,贷款尚未收回。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核算。当日美元
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500×200+1000)×8.28]
836280
(101000美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500×200×8.28) 828000
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8.28) 8280
(1000美元)
[例5] 某企业从境外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设备价款1000000美元,
购买该设备时美元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9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该企业
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核算。
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1000000×8.29) 8290000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1000000×8.29)8290000
(1000000美元)
[例6] 某企业用外币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200000美元,偿还日美元的
基准汇率为1美元=8.30元人民币。该企业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核算。
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美元户(200000×8.30)1660000
(200000美元)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200000×8.30)1660000
(200000美元)。
(三)外币借贷业务
企业借入外币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
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例7] 某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从银行借入1000000美元,借入的外币暂
存银行。借入时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该企业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
生时的汇率核算。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00×8.3)8300000
(1000000美元)
贷:短期借款——美元户(1000000×8.3)8300000
(1000000美元)
[例8] 接上例,在固定资产建造期间,用银行存款支付利息1000美元,支
付日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9元人民币。
会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1000×8.29) 829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8.29) 8290
(1000美元)
(四)取得或对外投出以外币计价的资本
投资者投入的外币,合同没有约定利率的,按收到出资日当日的汇率折合;合同
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因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
理。
[例9] 某企业收到外商投资企业1000000美元,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
=8.3元人民币,投入当日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000×8.25) 8250000
(1000000美元)
资本公积 5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00×8.3) 8300000
[例10] 某企业收到外商投入资本10000000港币,合同没有约定汇率,
投入当日的基准汇率为1港币=1.06元人民币。
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港币户(10000000×1.06) 10600000
(10000000港币)
贷:实收资本(10000000×1.06) 10600000
□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
根据本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期末终了时,要将所有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按期末
基准汇率重新折合,调整人民币余额。调整步骤如下:
1.根据外币账户期末的外币余额,按期末基准汇率计算出折合的人民币余额;
2.将折合后的人民币余额与调整前的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相比较,计算调整的人
民币余额的差额;
3.根据应调整的人民币差额,确定发生的汇兑损益;
4.编制会计分录,调整各外币账户的账面人民币余额,并将由此产生的差额作
为汇兑损益记入“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
[例11] 甲股份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
益。1999年4月30日有关外币账户期末余额如下:
项 目 外币(美元)金额 折算汇率 折合人民币金额
银行存款 200000 8.25 1650000
应收账款 600000 8.25 4950000
应付账款 200000 8.25 1650000
甲股份公司1999年5月份发生以下外币业务(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1)5月7日收到某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400000美元,当日的基准汇率
为1美元=8.23元人民币,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
款项已到账。
(2)5月15日,进口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价款300000美元尚未支付,
当日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4元人民币。该机器正处于安装调试中,预计8月
份交付使用。
(3)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一批,价值共计200000美元,款项尚未
收到,当日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4)5月26日,以外汇存款偿还上月发生的应付账款200000美元,当
日的基准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
(5)5月31日,收到上月发生的应收账款300000美元,当日的基准汇
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会计处理为:
(1)借:银行存款——美元户(400000×8.23) 3292000
(400000美元)
资本公积——资本折算差额 20000
贷:股本(400000×8.28) 3312000
(2)借:在建工程(300000×8.24) 2472000
(300000美元)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300000×8.24)2472000
(300000美元)
(3)借:应收账款——美元户(200000×8.25) 1650000
(200000美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200000×8.25) 1650000
(4)借:应付账款——美元户(200000×8.22) 1644000
(200000美元)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200000×8.25)1644000
(200000美元)
(5)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00000×8.25) 2475000
(300000美元)
贷:应收账款——美元户(300000×8.25)2475000
(300000美元)
计算期末的汇兑损益:
月末,各外币账户的美元和人民币余额为:
第一,“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美元余额=200000+400000-200000+300000
=700000(美元)
调整前人民币余额
=1650000+3292000-1644000+2475000
=5773000(元)
调整后人民币余额=700000×8.25=5775000(元)
调整差额=5775000-5773000=2000(元)(借差)
第二,“应收账款——美元”账户:
美元余额=600000+200000-300000=500000(美元)
调整前人民币余额
=4950000+1650000-2475000
=4125000(元)
调整后人民币余额=500000×8.25=4125000(元)
调整差额=4125000-4125000=0(元)
第三,“应付账款——美元”账户:
美元余额=200000+300000-200000=300000(美元)
调整前人民币余额
=1650000+2472000-1644000
=2478000(元)
调整后人民币余额=300000×8.25=2475000(元)
调整差额=2475000-2478000=-3000(元)(借差)(因
应付账款是负债类账户,故负数为借差)
综上,5月份共发生汇兑损益5000元(借差)。
第四,计入“在建工程”账户的汇兑损益=300000×8.25-2472
000=3000(元)(借方)
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汇兑损益=5000+3000
=8000(元)(贷方)
第五,期末汇兑损益调整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2000
应付账款——美元户 3000
在建工程 3000
贷:财务费用 8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