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实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下):成本和费用(七)

录入时间:2003-01-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6/2003信息】 第一百零五条 企业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 用。工业企业必须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 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成本。 [释义]本条规定企业在成本费用核算中必须分清三个界限,即分清本期成本、费 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 的界限。 □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 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主要是要求处理好待摊费用和预提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 (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 费用。这种费用发生以后不是一次全部计入当月成本、费用,而是按照费用的受益期 限摊入各月成本、费用。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要根据费用的受益期确定。有些费用 的受益期是可以明确确定的,如预付租金、预付书报费等,都可以预先明确肯定具体 的受益期。但有些费用的受益期不能明确肯定,如一次领用的工具模型、数量较大、 费用较多,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受益期加以估计,分月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待摊 费用一般要在一年内摊完。待摊费用的发生和分配是通过“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的。费用发生后,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按月摊销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从该科目的 贷方转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摊销的 费用数额。 [例7]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5月份支付新增固定资产一年的保险费用3600 元,分12个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摊费用 3600 贷:银行存款 3600 每月摊销的分录: 借:制造费用 300 贷:待摊费用 300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这样做也是 为了正确地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计算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比如,短期 借款的利息是按季结算支付的,所以利息费用应由支付利息前三个月的财务费用平均 负担。预提费用的预提期限也应按其受益期确定。各月预先提取多少费用,有些能事 先肯定,如利息支出;有些事先要制定费用预算,如固定资产大中小修理费,在各月 费用支出不均衡影响到各月成本、费用水平时,则应编制修理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 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提的费用的差额,应计入费用支付期的产品 成本或期间费用中。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预提时,记入该 科目的贷方及“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有关科目的借方;支付 时,则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贷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 的预提费用数额。该科目应按预提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项费用预提和 支付情况。 [例8] 某企业按银行借款数额和利率,计算出5月份应预提借款利息2000 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2000 贷:预提费用 2000 3个月后,实际支付利息7000元: 借:预提费用 6000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划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就是要划清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界限,凡能直接计 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属于直接费用,应尽量直接对号入座;凡几个对象共同发 生的费用,属于间接费用,要采用适当方法加以分配。如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 用,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的结构大 小相近的情况下,也可以按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工资费用通常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 进行分配;制造费用通常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进行 分配。 在核算过程中,应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下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开 设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 成本。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 如果是大量生产,以月份作为成本计算期,必须要将汇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 本期生产费用,在月终时按成本项目逐一分配于产成品和在产品上。不许在在产品成 本上做文章,有意抬高或压低在产品成本,造成产成品成本不真,从而造成虚盈实亏 的后果。 通过前述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这些费用都 是本月投入生产的产品的费用,并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的成本,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 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再将其在本月完工产 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 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由于公式中前两项是已知数,所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 法有两类:一是将前两项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求得完工产品 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二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但 无论采用哪一类方法,都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 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 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 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是零。本月发 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 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为简化 核算工作,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年初数计算。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 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 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三)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 本负担,这种方法适合于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 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月末在产品可以只计 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四)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比如,在产品 10件,平均完工40%,则约当于完工产品4件。接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的方法,就 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 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 方法,关键要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一般采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计算。如在具备 产品工时定额的情况下,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 求得。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关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 50%计算。 应当指出,在很多加工生产中,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这时在产品 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费用,因而不需计算在产品的约当 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应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费用在全 部材料费用中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五)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 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终根据在产品数量,分别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 本,即可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 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可算出完工产成品的总成本了。 (六)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变动较大,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生产费用可 以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用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作比例分配。通常材料费用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划清各种费用界限,即经过分类、 归集和分配,其中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费用,按照成本项目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 各种产品成本;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又经过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从而求得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 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的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生产成本” 科目的贷方转入有关科目:其中完工入库的产成品的成本,转入“库存商品”科目的 借方;完工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的成本,转入“原材料”科目等的借方;为企业 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费用,月末不论是否完工,都应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在建工程” 科目的借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就是基本生产车间在产 品的成本。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