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下):成本和费用(二)
录入时间:2003-01-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6/2003信息】 第一百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各项材料,应按实际耗用数量和账面单价计算,
计入成本、费用。
[释义] 本条规定了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大量消耗各
种材料,如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它们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
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组织生产,此外,还有的用于非工业生产等。其中应计入产
品成本的生产用料,还应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如用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列入“燃料
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不
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科
目。用于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方面的材料费用,则不得列入产品成本,也
不得列入期间费用。
□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方法
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如纺织用的原棉、铸造用的生铁、冶炼用的矿
石、造酒用的大麦、制皂用的油脂等,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属于直接费用,
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为
几批产品共同耗用。例如,某些化工生产的用料,属于间接费用,则要采用简便的分
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
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
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分配率
[例1] 某企业本月领用某种原材料2106千克,单价200元,原材料费用
合计42120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1.
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分配结果如下:
分配率=421200÷(400×1.2+300×1.1)=520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甲产品=480×52=249600(元)
乙产品=330×52=171600(元)
合计421200(元)
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除按以上方法分配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分配。例如,不
同规格的同类产品,如果产品的结构大小,相近,也可以按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具
体的计算可以比照上例进行。
辅助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与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基本相同。凡用于产品
生产、能够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辅助材料,如专用包装材料等,其费用应根据领料凭
证直接计入。但在很多情况下,辅助材料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这就要求采用间
接分配的方法。
□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上述耗用的基本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
借方,在明细账中还要按“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别反映。此外,用于
辅助生产的材料费用、用于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材料
费用,应分别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至于用于非生产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其他有关科目,如
“在建工程”(专项工程耗用)、“应付福利费”(职工福利部门耗用)等。如果企
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期末应该分摊本期各种用途耗用材料应该分摊的材
料成本差异,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超支差异用蓝字,
节约差异用红字)。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非生产耗用的原材料,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一
般不可抵扣,要通过“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项目之中。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
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假定根据“材料
费用分配表”分配的各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耗用85
000元,车间一般消耗2500元,辅助生产车间耗用2800元,行政管理部门
一般耗用2700元,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5000
——辅助生产成本 28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500
管理费用 2700
贷:原材料 93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