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实用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上):资产

录入时间:2002-12-26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6/2002信息】 第二章 资产 本章共五节五十四条(从第十二条至第六十五条),主要对资产的定义、分类、确 认、计量等进行了规定。 第十二条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释义]本条对资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它是对资产进行确认与计量的基础。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个定义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关于资产的定义 是一致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资源,即可以作为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如 人力资本、专利权、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这就把资产同一些不能再投入作为生产经营 要素的耗费项目区分开来。 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资产的成因是资产存在和计价的基础, 将来的、尚未发生的事项的可能后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同时也没有可靠的计量依据。 所谓交易是指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如购买等,而所谓的事项就是指没有 实际发生货币交换的经济业务,如企业接受捐赠的物资。 3.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强制权利归属是会计主体假设的本质要求。所谓 拥有是指该项资产的法定所有权属于本企业所拥有,如企业购买并在使用的厂房,无 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实质的使用的角度都是企业所占有;而所谓控制是指虽然本 企业并不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是该项资产上的报酬和风险均已由本企业所承担, 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等。把企业虽不拥有、但行使控制权的资产纳入会计核算 的范围,反映了客观的经济实质,是实质胜于形式原则的具体体现。 4.资产应该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强调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是对资产定义 的一大改进,也是对资产作为经济资源这一本质特征的突出强调。按照这个规定,企 业的一些已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例如,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 无望收回的债权等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呈报。现在企业资产和利润被虚夸,会 计信息失真严重、潜亏严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会计核算中未能强调资产的这 一构成标准,从而导致许多已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被列为资产,形成巨额 的不良资产。实际上,对一些资产项目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列报, 对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资产项 目提取减值准备、跌价准备,都是强调资产的这一属性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强调资 产的这一属性是这次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大突破之一,对于挤掉企业资产中的“水分”、 促使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为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构成资产。 [例1] 企业与一大学签订了一份开发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抗癌药物的协议,双方 约定,一旦开发成功,该药物的所有权即归企业所拥有,且有市场调研显示,该抗癌 新药有极大利润潜力。从资产定义的角度看,该药物的所有权不能作为资产入账,它 虽然符合资产是经济资源、为企业所控制和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未来 的、尚未发生的,没有同时满足资产的四个确认标准。 第十三条 企业的资产应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 产。 [释义]本条规定了资产的分类。 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是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通常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按照流动性来进行分类的,并以流动性为标准由强到弱进行 排列。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周转、变现的速度。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资产按流动性分类 可以为报告使用者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提供直观的基础。例如,当流动资产在整个资 产中所占比重较小时,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往往意味着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是比较 大的,如果短期债权人不同意债务重组,就很可能发生所谓的“繁荣破产”或“黑字 破产”。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