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与选择

录入时间:2002-12-25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5/2002信息】 递延法和债务法是在计算应纳所得税费用 时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的两个具体方法。这两种方法运用较为复杂,也有一定难度。 企业在具体运用时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使用方法,以做好纳税筹划。本文对这两种 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企业计算所得税费用时有所帮助。 一、相同点 1、纳税基础相同。递延法和债务法的计税基础都是“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 2、考虑因素相同。递延法和债务法都是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都通过“递延税款”来反映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 3、最终结果相同。在时间性差异的影响因素消除后,所得税费用相同,只是每 年确认的数量有所差异。 4、税率保持不变时,递延法和债务法的会计账务处理相同。这是相同点中最重 要的一点,因为递延法和债务法的区别就是从税率变化这一点展开。 二、相异点——建立在税率变化的基础上 1、转回税率不同。债务法下,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的影响金额用现行 税率计算;而递延法下,本期发生的用现行税率计算,而本期转回的以前发生的时间 性差异的影响金额用当初的原税率计算。 2.债务法比递延法及时、准确地反映所得税费用。债务法下,税率的变化立即 通过当期递延税款加以调整,其账面余额反映按变动后的税率计算的时间性差异对未 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因此具有灵活、及时的特点。而递延法下,只对当期发生的时 间性差异用现行税率计算,而以往递延的税款在转回时用原税率加以计算,相对债务 法,其有一定的滞后性。其账面余额也没有实际意义。 3.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影响不同。由于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的意义区别, 使两种方法对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同影响。债务法下,负债的列示较为合理,真实反映 负债情况;递延法就有些逊色。对损益表的影响,递延法就强于债务法,其所得税费 用与计算税前会计利润的所得配比性较好,而债务法由于在税率变动当期就调整递延 税款账户余额,使税率变动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有较大变化,与计算税前会计利润的所 得配比性差。 4.对递延税款的定位不同。债务法下,计算中心递延税款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 税影响金额是未来应缴或应收的所得税;递延法下,是不应当计入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至于未来是不是应该缴纳这么多金额的所得税费用,不加以考虑。 以下用例题对两种方法加以比较分析。 [例]某企业1991年1月1日购入设备一台,原价50000元,预计残值2 000无,假设税法规定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4年,会计上用直线法 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2年,设企业每年实现会计利润30000元,所得税税率1 991、1992年为33%,1993、1994年改为30%,不考虑其它因素 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则两种方法下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如下表所示: 债务法 递延法 年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1 1992 1993 1994 会计利润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会计折旧 24000 24000 — — 24000 24000 — — 税法折旧 19200 14400 9600 4800 19200 14400 9600 4800 时间性差异 4800 9600 -9600 -4800 4800 9600 -9600 -4800 应税所得 34800 39600 20400 25200 34800 39600 20400 25200 所得税率 33% 33% 30% 30% 33% 33% 30% 30% 应交所得税 11484 13068 6120 7560 11484 13068 6120 7560 时间性差异影响 1584 3168 -3312* -1440* 1584 3168 -3168* -1584* 所得税费用 9900 9900 9432 9000 9900 9900 9288 9144 分析: 1.两种方法下应缴所得税的税基相同,计算的应缴所得税也相同; 2.在税率不变时,(比较1991、1992年度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 费用相同,两种方法的账务处理相同; 3.比较1993年度的时间性差异影响发生区别。这是由于税率由33%变为 30%的原因所致。 债务法下:先调整由于所得税税率变动调减递延税款金额: (4800+9600)×(33%-30%)=432 按现行税率计算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金额9600×30%=2880 总影响2880+432=3312 而1994年则直接按30%计算:4800×30%=1440 递延法下:不调整而直接转回:9600×33%=3168 4800×33%=1584 折旧摊销完毕,时间性差异消除。1584+3168-3312-1440 =0 三、选择 从本质上说,两种方法的选择在于对待时间性差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税率变 更或开征新税时就体现出来。企业在选用方法时,一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率变更的可能 性;二要考虑变更当年的盈利情况,最后要看企业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重视程度 而定。如属于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的外资企业,在税收优惠期满后,要考虑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选用债务法实行新税率的当年委调整递延税款的金 额,而对资产负债表坚持了真实客观;选用递延法不调整以前的递延税款,对损益表 坚持了配比性。所以,如何选择依赖于企业,企业在选用时,主要应考虑企业的需求, 重视资产负债表看重的是税收对企业的长期影响,而重视损益表则是看中税收对本期 利润的影响。 (k200212039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