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若干建议
录入时间:2002-10-0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09/2002信息】 随着新《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
计制度》和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
充分协调。新制度和新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必需具备较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素
质,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刻不容缓。本文将对我省目前会计
人员结构和会计人员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我省会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
人员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出建议。
一、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和会计人员管理现状
1.从我省会计人员结构来看,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全省会计人员总数近23万
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到800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0.4%;有中级职称
的人数不到1.5万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6.5%;有初级职称的人数不到6万名,占
会计人员总数的26%;一般会计人员总数15.48万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67.1%。
从以上会计人员结构来看,中高级职称会计人员非常缺乏,初级职称以下的会计人员
所占比例则超过了93%。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已陆续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
度》和16个企业具体准则等会计法规,新制度和新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必需具备较高的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如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的确认、股权
投资权益法的判断、预计负债的估计、会计政策的选择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
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我省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制度和新准则的要求,这必然给
新制度和新准则在我省的贯彻实施造成障碍,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水平
已迫在眉睫。
2.从我省会计人员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部门从事会计人员
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头重脚轻、上级强下级弱的状况,甚
至有些县级财政部门没有设置会计管理机构,即使设了会计管理机构,但配备的人员
少、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财政部门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会计管理机构人
员的主观努力和业务素质高低有关。
3.从我国会计人员管理的制度建设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
一是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会字[2000]5号)中第子章“会
计从业资格的取得”第六条至第十一条,对报考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没有提出学
历要求,加上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偏低,这必然形成考试取
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
二是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较窄,对会计人员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不利;尤其是
大多数从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只接触预算会计知识,很少接触企业会
计制度和准则(因为平常业务较少用这些知识),需要花大力量来普及这方面知识。
于是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条件要求过高。如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不得报评高级会
计师职称等条款,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加上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取得是通过评定,带
有一定主观性,造成相当部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尤其是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难以取
得高级会计师职称,给改善会计人员职称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合
理流动。
四是会计电算化教育和教材编写相对滞后,造成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不高,给具
体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便。从我省会计人员电算化教育现状来看,取得初级会计电算
化证的会计人员数有13万左右,占会计人员总数的56.5%,中级会计电算化教育正
在进行教材编写准备,预计2003年下半年才能正常开展中级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包括会计管理工作在内的各行各业将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所
以,加强和推广会计人员电算化教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已摆上当前各级会计管理部
门的工作议程。
二、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如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笔者认为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导。会计管理工作是财政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这不仅是一种权利,更
是一种责任。会计工作管不好,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财政部门的责任重大,
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导,在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市、县的机构改革中要强
化会计管理职能,充实会计管理队伍。另一方面,会计管理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转
变观念。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了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学习WT0知识,学习现代会计理论,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转变
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方面,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从重管理转向重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诚心诚意为
基层服务,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
2.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是
会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这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社会会计队伍的状况,则关系到整个会
计事业的发展,一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培训会计人才尤其是高级会计人才的紧迫性。
项部长在全国人大会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
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
教育资源,尤其是大中专财经院校的师资力量优势,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养高素质
的会计人才。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
要思想,在广大会计人员中大力倡导朱总理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行为规范,使广大会计人员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会计的生命之源,是会
计人员的安身之本。
3.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会计业务素质高、与企业联系密
切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积极帮助企业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业务素质
操作技能,促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
继续教育培训,扩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鼓励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
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二是教育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敬岗爱业、不作假账、自觉
遵守各项财经法规。三是完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的报考
条件,即要求报考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文凭(指非会计专业
类毕业),要严格会计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管理,把好会计人员入口关。四是大力推
广会计人员电算化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争取会计工作全面实现
信息化。五是改变高级会计师通过评审才能取得的评审制度,推行高级职称考评结合,
以考为主(全国或全省统考)、评聘结合的考评制度,最后过渡到以考试才能取得高级
会计师职称的制度,给会计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年轻的、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脱颖而出,以改善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更好地适应我国会
计改革的要求,为我省会计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an200209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