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解读
录入时间:2002-08-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1/2002信息】 在会计实务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常常
被人们看作是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其核算直接影响利润、报表和合并处理;难点在
于除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方法易混淆外,人们常常对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知从何
下手。笔者仅就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体会。
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企业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
并承担责任的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成本法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被投资单位作为明细科目,核算主要有两大部分:
(一)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的确定
①在被投资单位未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等于投
资时的实际支出;②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的情况下,投资企业按实
际支出确定投资成本,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并将不属于自己份额的收益
冲减投资成本。
(二)恢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如果已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又由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未分
配利润弥补,应将弥补部分予以转回恢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
当期投资收益,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也就是说,投资以后年度被投资单
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小于其当年实现的净损益时,投资企业享有的差额应增加长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增加数以原冲减数为限。反之,应将不属于投资企业的份额
继续冲减投资成本。
二、权益法
权益法是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
额变动,对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定率)。与成本法核算比较,权益法将长期
股权投资设为四个明细科目:①投资成本②股权投资差额③损益调整④股权投资准备。
其中:
(一)投资成本=在投资时点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投资企业收到被投资企业分派的不属于自己应享有的现金股利
时,应冲减投资成本。
(二)股权投资差额=投资实际支出-投资成本(正数代表超支,负数代表节约)
(三)损益调整=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当年应享有
的现金股利或=被投资企业当年的亏损×持股比例(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0为
限)
(四)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的
简单方法
(一)权益法向成本法转换
①投资企业应按终止权益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与该
项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做任何处理。
②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计入长期股权账面价值的部分,
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成本。
(二)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按追溯调整法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即把投资成本、损益调整
明细科目调整成为追加投资年度年初时点数,股权投资差额调整成追加投资时的时点
数,而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做任何处理。
1.确定转换时需要调整的相关会计科目
①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②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③长期股权投资(损益
调整)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确定转换时各自的调整数额
(1)投资成本=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原有持股比例
也就是说,将初始投资时点按成本法计算的投资成本调整为权益法下的投资成本,
金额应为此时投资企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2)股权投资差额=追加投资时点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
(3)损益调整=首次投资至再次追加投资年度年初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或亏损)×原有持股比例
(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追加投资前成本法下投资成本的余额
(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即累计影响净利润的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
差额的摊销额
例:客车厂于2000年4月1日以41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
支付的相关费用0.6万元)购入A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A公司实际发行在
外股数的10%,客车厂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0年5月1日收到现金股利10万元。
1999年12月31日A公司净资产为4000万元(未扣除2000年宣告的现金股利),A公司2000
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利润均衡发生)。2001年1月1日客车厂从证券市场上购入A公司
股票20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839万元(含支付的相关费用1元)。此时购入完成后,持股比
例达到30%,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1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均衡发生),
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2001年8月1日A公司接受现金捐赠10万元,2002年A公司发生亏
损50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客车厂对A公司无额外责任。则客车厂有关会
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1.2000.4.1首次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400
应收股利 10
贷:银行存款 410
2.2000.5.1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股利 10
3.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
投资成本=(4000-10/10%+200×3/12)×10%
=395
2000.4.1股权投资差额=400-395=5
2000年4月—12月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5/10×9/12
=0.375
2001.1.1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5-0.375
=4.625
损益调整=200×9/12×10%=15
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累计影响数=15-0.375=14.625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 395
—A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625
—A公司(损益调整) 15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 4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625
4.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 839
贷:银行存款 839
5.(1)再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839-(4000-10/10%+200)×20%=19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19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投资成本) 19
(2)股权投资差额的搀销=4.625+19/10×12-9×12=2.554
借:投资收益 2.554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2.554
6.2001年确认的投资收益=200×10%×3/12+200×30%×9/12=50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50
7. A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不影响其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客车厂不做会计处理。
8.2001.8.1接受捐赠: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3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3
9.2002年A公司发生亏损: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15+21.071+65+3
=1304.071
借:投资收益 1304.071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损益调整) 1304.071
在备查登记中应当记录未减计的长期股权投资195.929万元
(5000×30%-1304.071)。(l20020703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