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资计价方法浅析
录入时间:2002-08-16
【中华财税网北京08/16/2002信息】 短期投资的计价方法有成本法、市价法和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另外一
种方法--“成本修正法”。
一、原有方法的分析
成本法以有价证券的原始投资价格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企业的短期投资,即使期末
的有价证券市场发生变动,也不变更短期投资。这种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有价证券的实
际成本,井区核算简单、明确。但是,由于企业进行短期投资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持有
资本的保值,而且还在于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以实现其增值。而有价证券,特别是
股票,市场价格变动很频繁,有时波幅还很大,其市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收
益。此外,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关心的也并非是企业原始投资成本的高低,而是
有价证券市价所决定的投资变现的获利能力,以供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市价法不论短期投资的成本如何,在编制报表时一律以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来反
映短期投资。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能给报表的
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使其能较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其不足之处是
有价证券的市价变动很频繁,涨落起伏不定,因此按市价法计价会严重偏离历史成本
原则。同时,按市场价格计价,必然要确认由于市价升高而引起的这种并未真正实现
的且不稳定的持有收益,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有价证券的原始成本低于市价时,以成本反映短期投资;而
在市价低于成本时,则将成本调整为市价,并将成本与市价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损失
来处理。这种方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其实,这种方法是成本法与市价法的分情况使
用,当成本高于市价时,使用市价法;当成本低于市价时,采用成本法。也就是说,
这种方法既允许按市价计价,又允许按成本计价,显然不符合一致性原则。而且,它
只考虑市价下跌时所引起的投资损失,却不考虑市价上升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这在逻
辑上是矛盾的。
二、成本修正法
鉴于以上三种方法,本文提出另外一种短期投资的计价方法,暂且称之为“成本
修正法”。在这种方法下仍以历史成本计价短期投资,同时增设两个帐户:一是“备
抵投资损益”帐户,作为“短期投资”帐户的附加抵减帐户;二是“未实现投资损益”
帐户。举例如下:
华光公司在1997年11月之前没有任何的短期投资,而在1997年11月和12月份,华
光公司分别购进了A、B、C三个公司的一些股票(忽略交易费)。在1997年12月31日,
这些股票的成本和市价列表如下:
短期投资 成本(元) 市价〔元)
A公司股票 3500 3650
B公司股票 2500 255O
C公司股票 4000 3950
总计 10000 10150
从表中总计栏可以看出,这时的市价比成本要高150元,因为华光公司在编制报
表之前未抛售任何股票,也就是末实际确认这笔收益,所以150元不能作为华光公司
的当期投资收益入帐,只把它记作“未实现投资损益”。分录为:借:备抵投资损益
150元;贷:未实现投资损益150元。
在资产负债表的短期投资项下增设“备抵投资损益”项目,作为短期投资的减项
(此时“备抵投资损益”是-150元)。“未实现投资损益”并不作为收益表中的项目
参与收支核算,而只在资产负债表中与“留存收益”并列列示。
1998年3月27日,华光公司以4270元出售了C公司的股票,A、B公司的股票继续持
有,这时就需要确认华光公司投资C公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分录为:借:现金4270
元;贷:短期投资4000元,投资收益270元。1998年4月对30日,A、B公司股票价格如
下:
短期投资 成本(元) 币价〔元)
A公司股票 3550 3475
B公司股票 2500 2425
总 计 6000 5900
可见这时华光公司的短期投资出现了市价下跌情况,差额为100元。分录为:借:
未实现投资损益100元;贷:备抵投资损益100元。同时需要冲销前面的150元上涨:
借:末实现投资损益150元;贷:备抵投资损益150元。
成本修正法有以下优点:①成本修正法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短期投资,具有客观性。
②在“短期投资”帐户下增设“备抵投资损益”帐户,以此反映有价证券的市价涨落,
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准确,更为有用的信息。
③成本修正法同时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有价证券的市价变动之中,虽然市价与成
本之间的差异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列示,但却没有作为损益来确认。若是为了更充分
地体现谨慎性原则,可以在市价低于成本时直接把损失计入当期投资损益之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