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企业筹资应注意隐性利息

录入时间:2002-08-0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1/2002信息】 企业因其生产经营的需要,会经常面临财 务筹资问题。其中,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是我国目前各类企业的重要筹资方 式。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不注意筹资方法,其实际承担的借款利率(实际利率)往 往高于企业的借款利率(名义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借款利息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筹资 成本。现结合企业短期银行借款来分析。 l、补偿性余额借款法。这种方法是银行要求企业借款对必须按实际借款额的一 定百分比 (通常为10%一20%)在银行中保留最低存款余额。企业借款的实际利率计算 公式如下:企业实际借款利率=企业借款实际支付的利息川企业借款总额-补偿性余额)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例:某企业从银行取得一笔期限为一年的100万元借款,借款年利率为10%,银行 要求的补偿性余额比例为20%,则:企业的实际借款利率=10%(1-20%)=12·5%(这里的 实际借款利率没有考虑补偿性余额的银行存款利息)。 可见,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法,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但是对于借款企业讲, 则减少了企业实际可用借款数,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2、预扣利息借款法。这种方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 部分,贷款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由于企业实际可利用的借款数只有本金 扣除利息后的差额部分,因而,其借款的实际利率也高于名义利率。企业向银行借款 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实际借款利率=企业借款实际支付利息)借款总额-企业借款实际支付的利息) 二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 例:某企业从银行取得的一笔期限为一年的借款2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10%,如 果采用预扣利息,则:借款企业的实际借款利率=200×10%÷(200-200×l0%)=11·11% 由该例可以看出,企业的实际借款利率比其名义利率高出了门个百分点。 3、借款期内分期等额偿还借款法。企业从银行贷款后,贷款本金的偿还方式主 要有两种:一种是到期后一次偿还,另一种是贷款期内定期等额分次偿还。而采用后 一种偿还方式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数逐期减少,但借款利息并未减少,所以企业实际 负担的利息费用较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实际借款利率主企业借款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总额+2)=2×名义利率 例如:某企业从银行取得一笔期限为一年的借款,借款总额为120万元,分12个月 等额偿还,借款年利率10%,由于借款分期等额偿还,企业只有在第一个月可以便用 120万元,以后每个月减少10万,借款企业在12个月中平均使用的借款仅是60万元 (120万元÷2),则:实际借款利率=l2x10%/(120÷2)=20%,远远高于名义利率10%。 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采用上述借款方法都会提高企业借款的实际利率,不可避 免地造成企业的隐性利息负担,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