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如何处理存货减值

录入时间:2002-07-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3/2002信息】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 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分,计 提存货跌价准备。现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务会计处理分 别作一介绍。 一、存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①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 见的未来元回升的希望;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 格;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 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 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 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例:某公司2001年底库存产成品成本100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成本200万 元,预计销售所须交纳税金、费用300万元,预计售价1400万元。该公司的账务处理 如下: 库存产成品成本=1000(万元) 可变现净值=1400-200-300=900(万元)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1000-900=100(万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0万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万 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100万 贷:管理费用 100万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可汁提存货跌价准备金,但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仍以上例,该公司2001年实现利润总额200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假设税率为33%,并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2001 年度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应纳税所得额=2000+100=210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2100×33%=693(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693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93万 年末,将“所得税”科目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693万 贷:所得税 693万 二、存货减值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当存在以下存货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①霉烂变质的 存货;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 让价值的存货;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 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①自然灾害 损失;②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③其他非正常损失。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的情况时,应计算进项税额转出。值得说明的是,税法明确规定,计算非正常损失的 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转出,与计算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 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是有区别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1.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的损失金额 ×税率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的进项税额转出=在产品、产成品的损失金额 ×年度耗用货物金额/年度生产成本总额×税率 例:某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1年末对存货进行了全面清查,发现有霉烂 变质的库存原材料10万元、产成品20万元。该企业2001年生产成本总额1000万元,生 产成本中耗用原材料700万元,税率17%。计算该企业已霉烂变质转入当期损益的存 货的进项税额转出。 (1)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进项税额转出=10×17%=1.7(万元) (2)非正常损失的产成品进项税额转出=20×700/1000×17%=2.38(万元) (3)该企业已霉烂变质转入当期损益的存货的进项税额转出=1.7+2.38=4.08 (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34.08万 贷:原材料 10万 产成品 20万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08万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