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对2000年CPA考试考生应试时失误点的分析--《税法》

录入时间:2002-07-16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6/2002信息】 总体说来,大家的感觉是2000年的《税法》 考得比任何一年都“惨”!往年在五门中,《税法》的合格率,经常是最高的,达到 30%多;而2000年《税法》考试成绩最差,几乎没有达到两位数的百分比。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2000年《税法》的命题指导思想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是加大了题量,许多考生反映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题。   关于命题指导思路的变化,打开试卷一看,你就会发现,2000年《税法》的命题 是往年所没有的风格,其最大特点就是“税法与财务会计紧密结合”,属于“财会税 结合”的“三栖”题目占了总题量的50~60%。这一命题思路的重大改变,引起了一大 批考生做题时的思绪混乱。对于一些没有学过财务会计专业的考生来说,简直是考 “朦”了;对于只能熟背税法条文的考生,也只好“择机而做”;即使是往日的“老 考生”面对“新情况”,也只能是面临“大量丢分的局面”!“惨”就“惨”在这里!   客观题50道,50分;主观题8道,50分。全部题目中,需要结合运用财务会计知 识的,按分数总值计算,达到60分以上。在客观题中,影响分值的重点是判断题,20 道、20分,答错倒扣分。考生对其中的第2、3、4、9、13、16等题答错的较多,倒扣 分对成绩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主观题中,计算题共有4道题、18分。其中第二道题有些问题,就不说了。   第一小题要求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和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按照命题所给的条件, 如外购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规定不得抵扣;收购农产品缴纳的农 业特产税,按规定可以并入农产品买价合并计算进项税,等等,因此,该题最后的结 果应当是:该企业本期不必交纳增值税,只需计算出尚未抵扣的进项税即可。但大多 数考生,没有掌握这些基本要点,算来算去算不清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不具备 相应的基本知识,六项数字胡算乱算,丢分不少。   第三小题要求计算该乡镇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这道题要求考生具有所得税会 计的基本知识,其难点就在于正确计算准予扣除的公益金、救济性捐赠的数额,以及 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相当于数量的考生,不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造 成失误。有的考生将计算所得税的税收确认方法和会计利润调整方法颠倒混淆,先用 利润调整法,再用税收确认法,导致重复计算;还有的考生不知道工会经费、职工福 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也不知道计提以后计入何处,不知道确认费用及其 对所得税的影响,因而得不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第四小题要求计算关税、关税滞纳金、消费税、增值税。命题给的条件比较简单, 也不涉及会计处理,只要把几笔数字归项弄清,就能计算出来。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 答得较好。   主观题的综合题共4道题、32分。   其中2、4题要求计算各种流转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涉及财务会 计处理的问题不多。考生得分较好。   综合题的第1小题,主要考核增值税的计算及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规 定。命题给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道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判断并指出企业计算交纳增值税 的依据和做法存在的错误并重新计算,然后指出如果企业对税务机关处理不服应如何 申请复议和诉讼。绝大部分考生对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不了解、不熟悉,因而对这方 面的回答是错误的。有的考生在指出错误时,对错误的原因表达不清楚、不完整。至 于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更是稀里糊涂。这样的综合题是否有点偏?我不敢说,反正 题目的要求,对未入门的注册会计师来说,似乎有点太高。 综合题的第3小题,要求计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其申报缴纳方面 的规定。回答这个命题,一方面需要全面了解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并能 熟练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从考生回答的情况看,多数 不具备必备的会计知识。命题中所列所得税计算表类似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但许多 考生搞不懂。所以,这道题丢分主要丢在会计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上。《税法》的这 种新的命题思路是否恰当,在2001年的考试中,建议命题老师认真考虑一下。当然, 考生应当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但考《税法》应当以税为主,不致让考生跳进了 “会计”的陷阱。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