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问题探讨

录入时间:2002-06-25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5/2002信息】 进入e时代,无形资产成为衡量企业价值 的标志,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人力资源已成为促进企业处于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最 关键因素。为此,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本文谨就e时代无形资产费用 资本化问题做一探讨。 一、现行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执行中的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 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 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 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 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记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 本化。” 从上述规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不合理处: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特别是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占其形成过程所耗成本的绝大部分,但却 不能进入成本。能进入成本的只有在申请过程中发生的注册费和聘请律师费,这仅占 无形资产形成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从而影响了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积极性。另 外,对正在进行的成功与否并不确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所发生费用,哪些应资本化? 哪些应费用化?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资本化或费用化?会计制度也都没有一个统一、具体、 明确的规定,造成实际执行中方法不一,存在很多弊端。既不利于企业进行研究与开 发活动,也影响到国家的税收收入,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途径。 二、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为包括可直接计入研究与开发活动或 以一个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这些活动的所有费用。具体为:①从事研究与开发人员的 薪金、工资和其他聘用人员有关的费用;②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消耗的材料和劳务 费用;③用于研究与开发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④与研究与开发有关的间接费用;⑤ 其他费用。研究费用应在其发生期间确认为费用,以后期间也不计入资产。开发费用 符合以下条件才确认为资产:①产品或工序可以清楚确定,分配的费用可单独确定并 可靠计量;②技术可行性能可靠计量;③企业决定生产、销售或使用这种产品或工序; ④这种产品或工序存在市场并有能力获取资源完成或使用该产品、工艺;⑤项目开发 费用不应超过可能从有关未来经济利益中收回的金额扣除进一步开发费用、生产费用、 专门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后的净额。 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倾向于费用化,这种处理 方法在私有制经济条件下,适应了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或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可以起 到税收挡板的作用,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而我国目前仍是公有制经济占主 体,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还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为宜。 首先,制定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标准,然后再进行财务处理。在研究与开发 项目尚未成功之前,设立“研究与开发--(某项目)”账户,反映企业为进行该项研究 与开发活动而发生的各项支出,根据其流动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递延资产”科目 与“固定资产”科目之间。 借:研究与开发--(某项目)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 由于项目能否开发成功存在着风险,根据谨慎性原则,比照存货、应收账款、无 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项目计提准备的方法,设置“研究与开发失败准备”备抵账户, 具体金额可按“研究与开发”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比例一旦选定后,就不要改 变。对于软件、医药、农药等研究与开发风险较大的行业,可按单个项目计提风险准 备金,比例可比其他行业高,或者由企业对研究与开发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 借:管理费用--(明细科目) 贷:研究与开发失败准备 如果开发成功,前期开支符合资本化条件,按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 结转到无形资产账户。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专用技术等) 贷:研究与开发(某项目) 如果开发失败,应立即将“研究与开发--某项目”账户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明细科目) 贷:研究与开发--(某项目) 期末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恰当披露研究与开发项目有关信息。(l20020503512)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