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财会人员要重视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写作

录入时间:2002-06-25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5/2002信息】 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是指财会人员在编制好 会计报告以后,根据会计报告报送对象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报告中需要披露的 信息以及有关指标进行解释性说明的文章,它可以帮助会计报告阅读者了解会计报告 构成、会计指标变动和单位财务运行情况。一份思路清晰、文字精炼的会计报告编制 说明,对于会计报告的阅读者、财会人员和会计报告的编制单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 长期以来,由于财会人员对会计报告编报说明的认识不足,过于强调对财会人员 算的能力培养,忽视了对财会人员写的基本功练习,导致了会计报告编制说明难以达 到要求,从而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使用效益,弱化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从目前财会工 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会计报告编制说明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 一、写作体例不够规范,随意性很大。翻开财会人员撰写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 不难发现,大多数财会人员对编制会计报告是尽心尽力的,但对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 写作却粗制滥造,既没有条理性,体例也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该说什么,不该说什 么,从何说起,没有统筹的规划。 二、文字过于简略,内容难于说明。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 一年经济活动情况的汇总,由于很多指标是由财会人员通过特定的会计方法整理形成 的,单从数据指标上难以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就是要把复杂 的经济运行过程和重要的指标形成的来龙去脉向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表达清楚,因此, 一份质量好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必须要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运行过程和重大指标的 构成。事实上,很多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文字简单、内容空洞、说 而不明是当前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普遍存在的通病。 三、格式过于教条,不能满足说明需要。部分财会人员鉴于自身素质限制,创新 意识不强,墨守陈规,拘泥于形式,造成形式和内容不能很好地统一,难以满足财会 工作日益变化的要求,不能满足说明内容的需要。 四、语言呆滞、枯燥,可读性不强。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既是对会计语言的说明, 同时也是单位经营情况、经营成果的说明,因此在语言的选择方面,既要顾及到会计 专业用语的规范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要赋予枯燥无味的会计专业术语 和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字以活力,这是会计工作与社会沟通的关键。事实上很多财会人 员没有做到这一点,结果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可读性大大削弱,会计报告数据变化的 过程和结果也就难以为广大会计报告使用者知晓,财会人员的工作成果也就不能为更 多的人所理解。 五、分析不足,说而不明。从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功能来看,会计报告编制说明, 不只是对会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说明,同时也是对经济业务进展情况和资金运 用效益的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问题,阐明观点,供领导决策参考,这才是 财会人员参与决策的有效方法之一。事实上,大多数财会人员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及 时地把对经营活动变化的分析,通过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形式,向领导和社会公众披 露,既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使用效益,也影响了财会人员的工作成效。 如何写好会计报告的编报说明,笔者通过对近二十年编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经 验总结,对如何写好会计报告编报说明提出几点建议: 一、会计报告编报说明的格式要规范统一。写好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是财会人员业 务基本功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财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规范 统一,既有利于财会人员工作,也有利于对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的考核。从业务管理的 角度讲,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也是一项会计业务,财政部门有必要通过颁布具体会计准 则的形式,制订规范、完整、统一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准则,使广大财会人员在具体 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在财政部门还没有统一会计报告说明规范的现阶段,财会人员 要根据自己所编制会计报告的具体情况,按照“统一格式、规范体例、内容具体、说 明全面、分析科学、预测准确”的要求,结合会计报告中需要披露问题,认真编写好 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为规范、统一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格式积累经验。 二、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文字要简明、扼要。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指标很多,在会 计报告编制说明中,如果对各项指标都要进行全面分析,势必会造成会计报告与编制 说明头重脚轻局面,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财会人员在动手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之 前,首先要对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总体结构有全面的布局,该写什么,详略如何,要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还要在文字的组织、语言的提炼方面下功夫,做到简捷明了、通 俗易懂。对于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语言组织,要尽量回避专业名词,尽可能地使用通 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语言,增强可读性,吸引会计报告使用者的注意力,使其 与财会人员产生共鸣;第三,财会人员要牢记: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时,一定要 把握重点、揭示难点、抓住热点、找准焦点,科学地归纳出增长点,使会计报告的使 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告及编制说明,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资金运作情况一目了然,为 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财务资料。 三、对会计报告编制口径和政策依据作简要说明。会计报告是财会人员依照会计 准则和有关财经、税收法律、法规要求,对单位资金运动和经营情况的总结,是单位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简要说明。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指标是如何计算得来的,单位使 用会计政策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会计报告编制的口径情况等,都事关会计报告的真 实性、公允性,因此,财会人员应该通过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的形式,把这些问题 向会计报告的使用者给予充分说明,这既是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也是会计报告客观 性、公正性的要求。所以说,无论什么类型的会计报告编制说明,都要单独辟出章节, 对本单位实施的会计政策、会计报告编制口径、会计报告前后期一致性以及影响会计 报告数据变动的财经、税收法律制度等,都要做简洁的说明,以此表明会计报告的公 允性、准确性和效力性。另外,通过对会计政策运用的介绍,提高了会计报告编制的 透明度,消除会计报告的虚假现象。为财会人员减轻会计风险,避免违反《会计法》 行为发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对单位资金运动及营运情况作简要说明和客观评价。为了有助于会计报告使 用者对单位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财会人员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时,必须开宗明义。 简要地介绍单位的资金活动情况及生产经营情况,并对本单位当年的资金活动情况和 生产经营情况作比较客观的评价,从而引导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报告。对单 位资金活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说明、评价要体现公允性的原则,在对单位资 金活动情况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评价时,要立足于会计报告所反映的具体数字。 五、对会计报告中变动较大的指标单独予以说明。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在过去 相同的时期,肯定会有些会计指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指标的变动对于持续经营 单位而言是正常的,正是这些变化准确地反映了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但是由于变化的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撰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时,既要善于发现会 计报告中的指标变化,同时也要对每一项重大的变化情况做比较详细的说明,并把会 计指标变化的内因、外因交待清楚,同时还要对这些变化指标的发展趋势,从会计专 业角度进行预测,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准确地披露会计信息。在对重大指标变化分析时, 作为财会人员,要充分发挥财会工作的参谋作用,及时有效地提出财会人员对解决客 观现实问题的意见,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六、对会计准则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作说明。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为 了客观、公允地披露单位的财会信息,对会计报表不能反映的信息必须要作充分的披 露。但是会计报告的附报受到报告格式的局限,有些情况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这 时候会计报告编制说明是最好的反映载体,因此财会人员在编制完成会计报告之后撰 写编制说明时,要对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需要披露的信息进行逐一回顾、 检查,对会计报告中已经披露的信息,看其是否需要作更详细的分析说明;对于会计 报告中没有披露的信息,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在会计报告编制说明中公允地予以披 露。(u20020105912)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