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费用、成本的定义值得商榷

录入时间:2002-03-14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4/2002信息】 《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成本定义为: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笔者认为,上述定义在理论和应用 上存在着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费用、成本定义的缺陷分析 (一)费用定义强调了费用与商品销售和劳务 活动的关系,但未明确提及费用与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这就淡化了 后者对费用形成的重要影响。 (二)费用定义内涵过宽,使费用定义失之严密,如营业外支出等非费用性质的经 济利益流出与费用定义相互矛盾,容易使人误解。捐赠、罚没支出,盘亏固定资产损 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均应属于“为日常活动所发生的 经济利益的流出”,但它们显然不是费用。 (三)成本定义表明成本即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亦即产品和劳务所负担的与生 产活动有关的费用,在外延上仅是费用的一部分,这与财务管理应用上的惯例存在着 很大矛盾。财务会计中的期间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在内的全部费用,即 费用与成本在内涵和外延上是相同的,二者只是不同使用者根据不同目的和需要、从 不同角度或在不同场合对生产经营管理耗费的称谓习惯不同而已。例如,当人们强调 耗费的内容、用途、期间及其发生、核算过程时,习惯称其力费用,如工资费用、采 购费用、生产费用、营业费用等;而当人们强调耗费与其负担者的关系、耗费的习性 或利用耗费的结果进行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分析时,则习惯称其为成本、如产品成本、 责任成本、资金成本、变动成本、营业成本、相关成本等。企业的各种费用最终要根 据不同目的和需要,按不同负极对象进行分配、组合,形成某些特定对象的成本;反 之,各特定对象的成本实质上就是与各该对象有关、按各该对象汇集的各种费用的总 和。由此可知,费用和成本在本质和外延上是一致的。 二、费用、成本定义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费用、成本及相关定义进行修改和完善。 (一)根据费用的实质和原有会计准则对费用定义的合理内核,考虑管理会计、财 务管理等学科对费用、成本的解释和使用上的惯例,在保证费用和成本内涵及外延统 一性的前提下,分别将费用和成本定义为:费用是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从事生产 经营管理活动所导致发生的资产的耗费(或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根据不同目的或 需要而归属于一定对象的有关费用的总和。 (二)在费用定义的基础上补充,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 企业因产品生产和劳务活动导致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是 与产品生产和劳务活动无关,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从而使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的性质、用途的区别更加清楚,使二者作为费用的分类构架更加完整。 (三)重新给出产品或劳务成本的定义,即产品或劳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或提供的 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负担的生产费用。(l200201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