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甄别造假的试金石
录入时间:2002-01-11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1/2002信息】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绩
优股成了绩“忧”股。如何简易地判断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状况,成了投资者们的当
务之急
会计造假手段
首先,我们定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为:(1)违反法律恶意造假行为,如伪造会计原
始凭证、伪造合同,虚增销售收入。(2)利用虚假包装、关联交易或报表性重组所形成
的业绩虚胖。(3)利用除第二条以外的非经常损益来粉饰业绩。(4)利用会计政策手段
来操控利润。
财务比率的甄别作用
由于会计各个帐户严密的勾稽关系,使得造假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对一些有
逻辑关系的会计科目的统计对比的分析,就能鉴别出上市公司会计利润真实与否。这
些有逻辑关系的会计科目的对比,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财务比率或财务指标。由于上
市公司造假的目的最终都直观地体现在损益表上,所以财务比率的选择应以损益表的
科目为中心。
一、主营业务利润率(参考指标: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
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一个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一个公
司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营业务利润率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数值,并且要在
同行业中要保持前列水平。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长期保持在行业前列又是
困难的。假若一个企业的该指标大大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就应相对谨慎。以蓝
田股份为例,2000年年报以及2001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
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同行的深深宝的毛利率约20%,承德露露的毛利率不足30%)。
从公司销售的产品结构来看,相关产品都应是低附加值商品,出现奇高的毛利率很难
令人信服。在第一类造假中,该指标往往会偏高。因为销售收入是虚增的,而又没有
相应的成本费用。
二、应收帐款/主营业务收入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保持一定的赊销以扩大销售范围是很正常的,但该指标
过高或过低的话,投资者就应该引起警惕。过高,甚至超过1,那么对于该公司主营业
务收入的真实性就应有所怀疑,有可能是关联交易产生的虚假销售收入或应收帐款长
期挂账;过低也不可信,有可能是恶意虚构的销售收入,如蓝田股份公司2000年销售
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权857.2万元,比率为0.5%;2001年中期销售收入8.2亿元,
应收账款3159万元,比率为3.8%。在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
业数额如此巨大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参考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每股现金净流量/每股收益)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可在现金流量表中查到)包括本期现销所收到的
现金以及上期的应收款所回笼的现金。对于正常周转的企业,该指标应该大于1。若
指标较低的话,则可能是关联交易较大或虚构销售收入,业绩来年很可能出现“变脸”。
四、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
其他应收款科目主要核算与生产经营销售活动无关的款项往来,如企业的备用金
记帐就通过这个科目。按理来说该科目金额应该很少,但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中国
上市公司该指标数值偏高。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流动资金运用在非正常经营活动的
比例越高,与关联方的联系紧密程度越高。
五、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参考指标:投资收益/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对于一个非投资管理
型的企业,营业利润表明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额的大小,这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主要
组成部分。而目前一部分上市公司却是“投资收益挑大梁”,利用投资收益来操纵利
润。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多属于一次性,用非经常性损益撑起的业绩只能是“昙花
一现”。许多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主要缘于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判若两人”,如福建
水泥2001中报的预警。所以该指标为负或比例很小,说明公司主营业务不行或业绩不
可靠。
六、支付的所得税/利润总额(参考指标:支付的增值税款/主营业务收入,支付的
增值税款/主营业务利润)
目前上市公司所得税采取先征后返的政策,所得税率现在一般是33%,所得税的
税基是应纳税所得额,是从利润总额调整而来,但总的来说相差不大。若支付的所得
税与利润总额的比例与公司的所得税率相比小很多,那说明公司的利润总额虚假成分
可能性较大。财经记者对银广夏的怀疑之一也是该公司的上交所得税较少。作为流转
税,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收入相对应。过低,则说明有可能一大部分的生产收入是虚构
的。支付的增值税款/主营业务收入比较的标准可参照6%(6%是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
税率)。由于增值税是对销项和进项相抵后的部分进行征税,主营业务利润也可以作
为增值部分参照的对象,支付的增值税/主营业务利润的比率就可以用17%或13%的增
值税率作比较。
投资者想得到详细的信息,除了参考上述指标外,最好仔细阅读公司的财务报告
里会计报表附注,可以了解关联交易金额的大小、频率及其他方面相关的信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