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的四种模式
录入时间:2001-10-3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30/2001信息】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
列有关的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本身主要包含着计量单位和计量属
性这两个关键因素,二者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
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美国财务会
计准则委员会列举了五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它们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
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并且认为这五种计量属性将并存,并在实务中继续
下去。
会计计量要素中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都有多种表现形式,二者结合可以组成多
种计量模式。现实中常见的有四种:
1.历史成本或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靠、简便,信息成本很
低。缺点是由于既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也不考虑被计量对象的价格变动,因此当
物价发生显著变动时,该模式将严重失真,由此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经济后果。
2.历史成本或不变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该模式将会计处理按一般物价指数对
名义货币单位进行调整,换算成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来调整原来按名义货币计量模
式所产生的会计报表,从而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3.现行成本或名义货币计量模式:与前一种计量模式刚好相反,此模式考虑了
个别物价的变动,但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主张采用这一模式的理由是一般
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各企业并不相同。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人们更关注的是它持有或
消耗资产的现时价值。在该模式下,日常会计处理采用现行成本计量属性,但不改变
名义货币单位。
4.现行成本或不变购买力货币计量模式:该模式试图通过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来
消除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通过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调整,消除一般物价变动的影
响,从而全面解决了物价变动的影响问题。但是,此模式所花费的信息成本很大,而
且客观性与可行性都很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