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2001释疑:会计调整——会计差错更正
录入时间:2001-10-2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9/2001信息】 一、会计差错概述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工
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以满足他们的决策需要。但是,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企业的会计人员会因为多
种原因发生过失性不当或者是错误的会计行为,导致在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
录等方面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会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产生会计差错
的原因主要有:
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
3.会计估计错误。
4.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
6.对事实的疏忽或误解。
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等。
会计差错只要发生就会对会计信息产生不良影响,但各种不同的差错对会计信息
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按影响程度的不同,会计差错可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
计差错。在会计实务中,两种会计差错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会
计信息的有用性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基础之上的,如果发生重大差错,
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就会受到影响,那么,会计报表的有用性就会随之大大降
低。重大会计差错的特点是:差错的金额比较大,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正确判断。按照重要性原则,如果某项差错占有关交易或事
项金额的10%以上,则认为是重大会计差错。例如,某项资产的漏记占到总资产的
10%以上;提前确认某项收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上,都应被看做是重大会计差错。
按照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当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并在会计
报表附注中披露。
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
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明确了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实际上也就确定了非重大
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非重大差错也应于发现后及时更正。
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按照准则的规定,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视不同情况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按照规定,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无论是重大会计差错还是非重大
会计差错,均应及时调整本期相关项目。例如,企业将应计入应付福利费账户的开支
计入了制造费用账户,发现后应将错计的金额从制造费用账户中调出,同时按相同的
金额补计应付福利费账户。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1.非重大会计差错。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
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具体说来,属
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属
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例如,某企业1998年发现,1997计
提的一车间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比规定多提了4000元。对此,会计应在199
8年的制造费用账户中调减4000元,并相应调整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又如,本年
发现上年发生的一笔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的支出200元计入了制造费用账户,应在
发现时调减制造费用账户200元,并相应调整销售费用账户。
2.重大会计差错。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
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例如,某企业于1998年发现,1997年的长期债券投资利息100000
元被误计为10000元,等于有90000元投资利息收入没有入账。这属于该企
业的重大会计差错。发现此差错后,应及时调增1997年度的利润总额90000
元,相应地调增净利润60300(所得税税率为33%)元,调增应交税金297
00元,并按规定的比率调增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而且,该企业应在199
8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将上述调整反映到各有关项目的年初余额上。
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
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
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比如,上例中于1997年少计的长期债券投资利息90000元,企业在1998
年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应调整利润表上1997年
相关项目,即调增投资收益90000元、调增利润总额90000元、调增所得税
29700元,调增净利润60300元。1998年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
等项目的上年数,也要作相应地调整。同样,对于比较资产负债表,也要在相关项目
进行对应调整。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
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年
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
当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详细说明见下一节内容。
另外,对于企业出现的滥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等情况,应当作为重大
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三、会计差错更正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重大会计差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事项:
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产生原因及其更正方
法。
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
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四、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与披露举例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更正
例12-5 某公司于1998年5月份发现,发生于3月12日的办公用品开支
500元,误记作低值易耗品。发现后应作如下更正:
借:管理费用 500
贷:低值易耗品 500
若该办公用品已于4月2日被领用,且已按照五五摊销法进行了摊销。对此亦应
进行更正。
如果4月底摊销时的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5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250
则更正时应作一与上月摊销时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250
贷:管理费用 250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例12-6 某公司1998年3月份发现1997年度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如
下非重大会计差错:
1.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未计折旧1000元。
2.一笔本应列入制造费用的车间办公用品支出165元,误计入管理费用。
3.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按规定少提700元。
4.漏记一笔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1300元。
5.公司食堂(非独立核算单位)业务收入少入账1600元。
对于上述差错,应作如下会计分录予以更正:
1.借:管理费用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2.借:制造费用 165
贷:管理费用 165
3.借:管理费用 700
贷:预提费用 700
4.借:在建工程 1300
贷:原材料 1300
5.借:其他应收款 1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600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例12-7 某公司1998年3月份发现,在1997年度的会计核算工作中,
少记了一笔固定资产折旧费70000元,但在所得税申报表中扣除了该项折旧费用。
这项差错属该公司重大会计差错。假设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
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所得税率为33%,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递延法,
且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发现差错后,应首先分析该差错对损益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
整”账户和其他相应账户,进行损益调整和利润分配等核算,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调整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中的上年数,在公布1998年
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对此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1.分析该项差错给损益造成的影响:
1997年少计折旧费用 70 000
少计累计折旧 70000
多计所得税费用(70000×33%) 23100
多计净利润 46900
多计递延税款贷项(70000×33%) 23100
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4690
多计提法定公益金 2345
2.账务处理。
(1)补提少计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00
贷:累计折旧 70000
(2)调整递延税款:
借:递延税款 23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100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产。
借:利润分配 469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00
(4)调整利润分配的有关数额: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690
盈余公积--公益金 23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035
3.会计报表调整。
该公司1998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分别按
调整前和调整后的金额如表12-5、表12-6列示如下:
表12-5 资产负债表(局部)
编制单位:某公司 1998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 初 数 负债及股东权益 年 初 数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流动资产合计 680000 680000 流动负债合计 325010 325010
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合计 572840 572840
长期股权投资 330000 330000 递延税项:
固定资产: 递延税款贷项 23100
固定资产原价 653000 653000 负债合计 920950 897850
减:累计折旧 110000 180000 股东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 543000 473000 股本 400000 400000
无形资产: 资本公积 80000 80000
无形资产 盈余公积 72450 65415
递延税项: 其中:公益金 21650 19305
递延税款借项 未分配利润 79600 39735
股东权益合计 632050 585150
资产总额 1553000 1483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额 1553000 1483000
表12-6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局部)
编制单位:某公司 1998年度 单位:元
项目
调整前 调整后
二、主营业务利润 351600 351600
加:其他业务利润 20000 20000
减:管理费用 40000 110000
财务费用 16000 36000
三、营业利润 295600 225600
加:投资收益 31000 31000
营业外收入 5200 5200
减:营业外支出 31800 31800
四、利润总额 300000 230000
减:所得税 99000 75900
万、净利润 201000 154100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2000 12000
六、可供分配利润 213000 166100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3300 38610
提取法定公益金 21650 19305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148050 108185
减:应付普通股股利 68450 68450
八、未分配利润 79600 39735
4.附注说明。本年度3月份发现,在1997年度少记了一笔固定资产折旧费
70000元,这项差错属重大会计差错,它使1997年相关账簿和会计报表少计
累计折旧70000元,虚增净利润46900元。在编制1997与1998年比
较会计报表时,已对该项差错进行了更正。
(3)